近日,广州市荔湾区一名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事故一事备受关注。目前,孩子双眼受伤严重、手部截肢,后续还需要进行植皮等多项手术。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全套“初高中化学实验器材”,社交平台上也不乏一些自媒体博主推荐各类在家就能做的科学实验。对此,法律专家建议,学生和家长不要擅自购买化学用品居家实验,在无专业教师指导和专业实验环境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涉及法律风险。
初高中化学实验套装电商平台热销
记者搜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针对初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箱均可轻易购买到,有店家打着“针对中考研发”“科研”的旗号,一个套装价值在三百元到六百元不等。
在客服提供的套装清单中,不仅包括各种规格的试管、玻璃滴管等基本实验用具,还包括酒精灯、集气瓶、启普发生器等可能发生燃烧、高热反应等的用具,而启普发生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取得氢气,而氢气具有易燃性。此外,硫酸铁、石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还原铁粉、石英砂、二氧化锰、碳酸钙、变色硅胶这些化学用品都涵盖在套装内,消费者可以依据对方提供的《化学实验手册》自行实验。
此类实验器材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不错,有的套装显示全网热销超过3万+,在评论区,不少网友晒出孩子在家里做实验的视频和照片场景,购买原因大都与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相关。
就实验的安全问题,记者随机询问几家售卖中学实验器材网店的客服,其均表示该器材属于实验教具,但学生可以在家里操作,并未做安全提醒。
购化学仪器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
记者注意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范畴,针对买卖化学仪器是否触犯法律的问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认为,化学玻璃仪器作为实验工具或生产设备,在科研、教学、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购买化学玻璃仪器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犯法行为,然而,是否犯法取决于购买和使用这些仪器的具体情境和目的,以及非法用途产生的后果。
“如果购买化学玻璃仪器是为了合法的科研、教学、工业生产或其他正当用途,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这种行为是合法的。但如果制造毒品、进行危险化学实验而危及公共安全等,则可能触刑。”李恩泽表示,如果利用这些仪器进行的活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危害公共安全、制造毒品罪等的相关规定,购买和使用这些仪器的行为就可能构成犯法。
此外,李恩泽认为,即使购买行为本身合法,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因违反安全规范或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后果,如火灾、爆炸等,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某些特定的化学玻璃仪器可能属于特殊设备或受管制的物品,其购买和使用可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
李恩泽表示,如果销售给未成年人,商家须保证产品质量,家长要履行监护义务,避免给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