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障碍青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学习、处理日常生活、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同龄人慢。27名心智障碍青年在青海能量爱心帮扶中心学到了生活技能、工作技能,创造出劳动产品,从而顺利融入社会,被周边人理解和接纳。
在这里,手工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门课。课堂上老师用珍珠、天然石等原材料教孩子们串珠、打结、穿扣,一遍遍地努力后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就呈现在眼前。
该中心马主任介绍说,根据市场需求,近几年工艺品的制作数量逐步上升。燕燕和蓉蓉同学的制作工艺最佳,半小时她俩就可以独立制作完成一件精美的工艺耳坠。在1毫米孔径的珍珠上穿眼难度很大,需要很多技巧,这些孩子最终克服困难,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为了让孩子们的工艺品走向市场,中心专门开了一个门店,把孩子们制作的工艺品摆进橱窗进行售卖。25岁的心智障碍女孩李悦,2021年刚来到中心时非常羞怯胆小,如今她已经可以独自制作、售卖手工艺品。“你好,欢迎光临,这些工艺品都是我们纯手工制作的,这个手串是……”面对顾客的光临,李悦熟练介绍商品的样式、颜色和价格,经过4年的学习和磨炼一个胆小的小女孩就这样蜕变成落落大方的营业员。有时她一周就能卖出600多元的工艺品,她觉得现在的工作非常有趣,很是开心。她说,每做成一个手串都很有成就感,慢慢积累起了自信,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走向社会。感受到孩子由内到外的变化和成长,李悦的父母很是欣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面对心智障碍的人群,好多家长是一种失望和落寞的心情。该中心开设的厨艺课上,有13名孩子可以独自完成洗菜、炒菜等过程,当孩子把做好的酸辣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笋子炒肉等家常菜摆在桌子上时,家长们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心智障碍青年有着独特生命节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打破偏见与歧视,绽放于社会的广阔天地。
记者 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