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4月17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筑梦 唱响民族团结共富歌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二

走进大通县逊让乡,阳光洒在错落有致的村落间,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着。横幅高悬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的醒目大字,仿佛在诉说着乡亲们共同的心愿。

在乡上的“红石榴”调解室里,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乡贤能人,正和年轻的优秀党员们围坐在一起,耐心地倾听着一对邻里因琐事产生的纠纷,然后你一言我一语,摆事实、讲道理,一次次地在矛盾纠纷中充当“和事佬”,让民族团结的情谊更加深厚。

而另一边,“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经常在村里的小广场上开展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医疗义诊活动。法律专业人士忙着为各族群众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细致地讲解着关乎大家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医疗专业人员则认真地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耐心询问着身体状况。藏族阿妈拉着志愿者的手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呀,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这些事儿,真是太贴心了。”

村里的村史馆是乡村“石榴籽家园”主阵地,前不久刚开展了一场“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的民族团结教育培训活动,各族群众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奋斗的故事,深刻地领悟着民族团结共同体理念。

在乡里打造的民族团结特色街区里,各族群众在这里逛街购物、休闲娱乐,回族大妈的小吃摊前,围满了前来品尝美食的各族乡亲。“我做的馓子、油香,大家都爱吃,在这里摆摊,不仅能挣钱,还能和大家聊聊天,增进感情。”大妈笑着说。

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逊让乡也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的好路。拿八里花田来说,那一片片五彩斑斓的花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这片产业的背后,是各族群众齐心协力的付出,大家分工合作,产业越来越兴旺,收益也越来越可观,带动着各族群众的腰包都鼓了起来,大家共享着发展带来的甜蜜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正在火热开展。党员们纷纷带头,拿着工具走在乡间小道上,清理着垃圾杂物。村里的回族大哥也积极响应号召,不仅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动员身边的邻居一起参与。大家通过植树造林、爱护河流等多种方式,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让乡村的环境越来越美。

传统节日里,文化旅游融合的魅力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春节期间,村里的广场上举办起了热闹的文艺活动。舞台上,各族群众身着盛装,表演着各具特色的节目,舞龙舞狮、花儿演唱……精彩纷呈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了彼此的情谊,民族团结的氛围愈发浓厚。

生活富裕更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和目标,大通县逊让乡组织委员乔精渊告诉记者,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乡里的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共富链”集体经济格局,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大家都由衷地感叹,在这团结和谐的大家庭里,幸福生活就在眼前。(记者 徐顺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