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4月18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解读

让广大农牧民也能评职称,不仅有利于增进农牧民的身份认同与社会认同,推动农民职业化,更有助于农业人才流动起来、活跃起来。在本篇中,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对农牧民职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1.青海省农牧民职称层级和专业类别有哪些?

答:职称层级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专业技术领域包括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业机械等工程类、社会化服务类、民间工艺美术类。

2.青海省农牧民职称申报人员范围是什么?

答:凡在我省农村牧区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生产与管理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服务于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人员。

3.获得农牧民职称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答:一是由所在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建立人才库,将取得职称的高素质农牧民优先纳入区域人才选拔计划,并可优先聘任为省内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部门“特聘教师”,受聘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和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授课报酬。二是优先选派参加县级以上部门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讲座、交流、进修和有关学术活动。三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计划,享受一次性不高于5万元的人才支持经费;优先入选“头雁”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按规定获相应经费支持;优先推荐参加技能大赛,入选“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项目,根据所获奖项等级,给予相应资金奖励。四是领办的农牧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组织在建设发展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和农业生产,并获得农药、化肥等物资、资金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未完待续)

(记者 李静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