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5年4月21日
百姓热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助力困难群众
体面增收

“现在每个月能赚三五百元,比拾纸板可强多了!”康南社区1刻钟便民市场经营爱心摊位的杨奶奶满意地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杨奶奶今年79岁,是社区的低保户,和老伴相依为命,没有能尽赡养义务的子女,除了低保,老两口之前都是靠拾纸板、卖瓶子增加收入。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逻时看到杨奶奶老两口拾来的纸板、泡沫等物品堆放的占地面积很大,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虽然也会帮老人卖废品,可有时老人捡来的泡沫等物品废品站并不回收,这让社区工作者犯了难。

如何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保障老人收入?康南社区敏锐地抓住新建便民市场契机,经过沟通协调,市场方愿为低保户提供免租摊位,于是社区迅速组织10余户低保家庭协商,首批爱心摊位应运而生。

“去年10月市场开业时,还挺红火的,但因为市场是露天的,帐篷等物料的配备还不全,很多低保户陆续退出了,现在我们把该配备的都配备上了,保障好大家的经营。”便民市场负责人马占伟说。

记者了解到,便民市场对普通商户每月收取300元的摊位费,但对低保户免租金,市场负责人承诺只要社区推荐,后续低保摊主一律免租。在便民市场除了杨奶奶,还有一些卖副食的小爱心摊位。当记者问及他们经营情况时,卖酿皮的奶奶说“每天能挣几十块钱,家里买菜、买米的钱就够了。”卖饮料、瓜子副食摊的奶奶笑着说道:“以前只能在楼下晒太阳,现在有了摊位,晒太阳的时候还能赚点零用钱!”

康南社区用暖心帮扶搭建民生桥梁,让困难群众自食其力,在爱心摊位上重拾生活底气。记者 寒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