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晴空)2025年,湟源县以“便民桥”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10座桥梁建设,总投资565.13万元,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通过精准定位、质量监管、安全防范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切实将桥梁工程打造成“连心桥”“放心桥”。
以“解决群众出行痛点”为导向,通过实地踏勘+民意征集双模式精准布局,联合乡镇干部走访9个行政村,梳理出10处交通瓶颈点位,确保桥梁选址贴合民生需求。邀请专家团队结合县域交通规划,优化桥梁设计方案,兼顾实用性与长远发展。10座桥梁覆盖全县4个乡镇,预计惠及群众超1.1万人,其中3座桥梁直接打通农产品运输“堵点”。
同时,建立“三查三检”质量管控体系,确保工程经得起检验,对钢筋、混凝土等建材实行“双检测”,不合格材料一律清退。施工期间实行“每日巡查+每周联检”,重点监测混凝土浇筑、钢筋焊接等关键工序,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5处。与施工单位签订质量、廉政、安全承诺书,建立“一桥一档案”,将质量责任细化到具体责任人。
针对桥梁施工高空作业多、临水作业风险高的特点,搭设标准化施工平台,落实“一带一帽”防护要求,实施封闭高风险作业区并配备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管。开展全员安全培训2场,覆盖施工人员80余人次。加强现场管控,在作业区域设置防护栏、警示标识40余处,配备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查,重点防范坠落、溺水等风险。
下一步,湟源县交通运输局将以“开工即冲刺”的劲头,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10座桥梁年内全部竣工。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把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家门口”,让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