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第二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9亿人次,同比增长3%。铁路、公路、民航客流持续高位运行,交通部门通过优化运力调配、升级充电设施等举措,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铁路 客流持续高位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其中动车组列车发送旅客1567.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7%、16.1%,均创历史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5月2日,铁路客流延续首日创新高态势,发送量保持在1900万人次以上,中短途出行占比提升。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铁路部门用好现代化铁路网和移动装备资源,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最大限度挖掘运输潜力、扩充运输能力,放假前夕集中投用19组新造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5月1日开行旅客列车1.38万列,其中加开旅客列车超2000列,最大限度满足铁路旅客出行需求。
此外,铁路部门运用铁路12306购票大数据科学分析出行需求,动态优化运输方案,通过增开旅客列车和夜间高铁、动车组列车重联、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在热门区间和时段增加运力投放,加大旅游列车、银发专列开行力度,实现运力和需求精准匹配。
公路 短途游为主导
进入假期第二天,公路出行以省内短途和周边游为主,预计公路人员流动量超2.6亿人次,全国高速小客车流量超5500万辆。
民航 需警惕天气变化
5月2日,全国民航预计发送旅客2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交通运输部提醒,未来三天中东部地区将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需关注降温对出行的影响。
假期第二天超2.9亿人次出行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第二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9亿人次,同比增长3%。铁路客流创新高带火沿线旅游,公路车流量保持高位运行,交通部门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其中,铁路客流在5月1日创出单日新高后,继续保持在1900万人次以上,中短途客流占比增加。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同比增长超10%,京津城际单日旅客发送量超过18万人次。
智慧调度与应急服务并行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达3.3亿人次,同比增长6.2%。其中,旅游公路作为连接景区的重要纽带,和水路精品航线成为消费新热点。新疆S21阿乌高速串联的克拉美丽沙漠公园、长江三峡1号游轮等旅游项目热度攀升,杭州、西安等城市周边旅游公路客流密集,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则凭借特色线路吸引远途自驾游客。
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一区一策”,做好新能源车充电服务保障。江苏在京沪高速推出“移动充电航母”,支持8车同时充电。其中,宿迁新扬高速洪泽湖服务区投运3座480千瓦超级充电站,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并配备移动充电车。
山东烟台、德州等地服务区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新能源车充电等待时间不超过5分钟。
面对大客流挑战,各地交通部门强化科技应用。上海对24个高速拥堵点实施ETC特情快处、设置小客车通道;安徽通过“皖美高速大脑”实时监测路网动态。
交通运输部表示,将持续优化运输方案,以“安全、顺畅”为核心,全力护航假期出行。
多个热门景区开启大流量模式
多地发布限流措施
全国旅游市场持续高热,各地景区迎来客流峰值,多地发布限流、售罄公告,提醒游客错峰出行。
5月1日起,各大景区已经开启大流量模式。杭州灵隐寺1日早晨即出现周边道路拥堵,进出景区的灵溪隧道、灵隐支路实时路况呈红色预警,西湖断桥上午已是人潮涌动。山东泰山,太阳还没升起,登顶的游客已经挤满山路,寒风中数千人静待日出。在绍兴鲁迅故里,游客密集,有网友幽默吐槽“从百草园挤不到三味书屋”。
5月2日,多地景区发布公告称售票量达最大峰值,有景区暂停售票。
九寨沟景区至3日门票售罄,其中3日门票预订量4.1万张,已达到每日4.1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发布公告,称因当日客流过大,启动限流措施并停止线上售票。湖北恩施大峡谷昨天早间停止网络售票,后停止线下售票。
出行提示
错峰游览+关注实时信息
景区方面提醒游客,假期客流集中,热门景点易出现瞬时高峰,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预约,错峰选择非热门时段或提前考虑周边替代景区。游客在出行前可通过导航软件查看实时路况,避免拥堵;抵达景区后遵循分流引导,确保游览安全。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