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闫建军)近期,市委作风巡查组紧密衔接配合“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对涉及教育教学、基层治理、耕地保护、“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的4件县区已办结,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回访中群众回复不满意的诉求事项组织“回头看”。
深入一线,现场核查。第五巡查组前往大通县住建局、朔山中学、城关镇好来村、斜沟乡小业坝村,针对朔山中学教师周末加班、城关镇好来村搬迁特殊化、斜沟乡小业坝村耕地非粮化问题已办结情况,通过现场座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形式开展巡查核实。经巡查了解到,以上3个问题分别涉及学校正常教学安排、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评估处置、耕地保护与资源利用,办结结果均为真办结,群众投诉问题不属实。第七巡查组前往多巴一村针对投诉人反映的村委会大院对外承包收费问题现场查看核实,经巡查了解到,村委会广场土地和厕所对外承包租赁相关手续齐全,流程符合“四议两公开”要求,属于真办结。但在收费项目公示中,未明确说明本村村民停车、如厕均不收费,导致村民误解投诉。
及时反馈,提出建议。第五巡查组、第七巡查组将巡查情况通报给相应的第五、第六纪检监察室,并及时向大通县委县政府、湟中区委区政府反馈核查情况,提出三项工作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对涉及的相关情况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重新公示公告,提升知晓率和满意度。二是举一反三,从一个问题延伸至同类问题全面排查,重点整治教育管理、基层治理、耕地保护、“三资”管理等领域潜在的其他问题。三是源头防控,强化乡镇、村社政策宣传和矛盾预警化解机制。
持续跟进,跟踪问效。下一步,市委作风巡查组将强化与纪检监察组的联动,将作风巡查与“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深度融合,持续聚焦“有诉必应马上办”已办结事项开展“回头看”,跟进督查“问题发现—反馈—整改”闭环机制,进一步推动作风转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