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如何快速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城中区给出了创新答案。近年来,城中区人社局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劳动监察等部门,创新推出“人社+N”联调化解纠纷模式,以“两庭两室”为依托,健全劳动纠纷联合化解机制,成功按下解纷“加速键”,目前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4.9%、仲裁结案率达65.5%。
以和为先,下好诉源治理“先手棋”。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13名农民工工资,城中区利用“劳动领域纠纷诉源治理‘安薪’联合工作室”,以“人社+法院”模式协同调解。法官从法律角度阐明欠薪后果,人社部门调解员结合仲裁实践劝导,双方针对争议焦点制定个性化方案,最终公司与农民工达成和解,约定分期支付46.21万元报酬。今年以来,该工作室已处理359件纠纷,为劳动者挽回791万元损失。
以新为谋,奏好多元解纷“协奏曲”。马先生等5人就职的文化传媒公司拖欠工资且未签合同,城中区通过“人社+司法”模式,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室开展调解。调解员分析案情、抓住焦点,仅一周便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公司分两次支付30264元工资。今年,“两室”已调处219件争议,涉及金额167.98万元,为群众提供全流程解纷服务。
以人为本,当好基层解纷“服务员”。张先生被某火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拖欠工资,城中区将巡回仲裁庭搬进社区,就近审理案件。在仲裁庭协调下,公司一次性支付4000元工资。今年,“人社+两庭”模式开展巡回仲裁活动21次,处理36件争议,涉案金额42.2万元,让劳动者在家门口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