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今年以来,城北区以“活力YOUNG谷”为核心引擎,聚焦“青年成长、企业增效、产教互哺”三大维度,构建“人才培育—资源聚合—生态赋能”协同体系,推动创新要素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为北川创新创业活力区建设注入蓬勃生机。
为厚植青年成长沃土,城北区持续扩容人才“蓄水池”,聚焦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需求,构建“育才—赋能—兴业”一体化培养体系。以高校学生能力跃升为切口,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双轨培养模式,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创业沙盘推演、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特色活动,覆盖学生300余人次。联合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启动“双创筑梦行动”,首期培训吸引60名学生参与,通过开展系统化课程与实战演练,推动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设立双创“绿色通道”,为16个学生创业团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申办等“一对一”服务,切实推动青年才智在产业热土上破土生芽。
同时,立足企业全周期发展痛点,创新“需求画像—资源匹配—跟踪问效”服务机制。创新“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组建专业化服务专班深入6家重点企业,开展送政策解疑惑、送人才解难题、送培训解需求的“三送三解”活动,全力破解企业技术攻关、人才引育等难题。依托“活力YOUNG谷”举办招聘活动,为绿算重点企业定向输送数据标注、智能制造等领域技能人才950余人。
此外,依托活力YOUNG谷“企业轮值”工作机制,构建“政企校联动、全链条服务”协同生态,组织青海大学等高校学生,实地前往企业开展“产才共融访学”活动,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聚焦绿算企业人才引留需求,推动青海蓝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西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开展数据标注员培训600人次,新增人工智能训练师行业工种,开展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填补青海省人工智能领域职业技能培训空白,构建高校人才“教学、实训、就业”闭环生态,实现“培训即赋能、结业即上岗”的产教融合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