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入汛以来,湟中区坚持底线思维,以“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为目标,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全方位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湟中区健全防汛指挥部调度机制,召开专题部署会,下发指导性文件和工作提醒函,将防汛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落实到具体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区防指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实时监测汛情,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叫应”“叫醒”机制有效运转,构建起严密的责任落实体系。针对中小河流、水库塘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湟中区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建立详细隐患台账,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整改,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开展8场防汛实战演练,2000余名干部群众在演练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0余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覆盖群众超8000人次,切实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湟中区储备棉被、抽水泵等8万余件应急物资,与30余家公司签订大型工程机械、砂石料应急调用协议,并与蓝天、闪电救援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应急物资“调得出、用得上”,救援力量“拉得出、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