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引大济湟工程实现从建设到运行的重大转折、拉西瓦灌溉工程综合效益持续释放、蓄集峡水利枢纽稳健运行、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下闸蓄水……7月1日,省水利厅庆“七一”暨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结大会召开。
近年来,我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水利工程,成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支撑。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建政以来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支撑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工程。经过数万名建设者29年艰辛努力,这项世纪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行。受水区生活、生态、生产用水需求将充分保障,百万亩旱地将彻底告别“望天田”的历史。拉西瓦灌溉工程建成投运以来,实现贵德黄河南岸20万亩耕地自流灌溉。蓄集峡、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是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必将为柴达木盆地绿色崛起注入强劲动能。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等重大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三滩引水生态综合治理、香日德水库及配套灌区、共和盆地引布调水等一批“两重”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下一步,全省水利系统将始终坚持把生态优先作为第一遵循,把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重大要求贯彻到水利工程规划论证、施工设计、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全过程、各环节,着力打造“绿色工程”。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行动先导,统筹防洪、供水、生态等功能,强化协同论证,着力打造“传世工程”。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不竭动力,针对高寒缺氧、气候严酷、地质复杂等难题,突破传统技术瓶颈,研发先进适用工艺,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原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会议对青海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参建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6名来自不同工程项目的建设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