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弘靓)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我市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重大机遇,也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7月3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申报的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医疗领域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等4个关键领域9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支持名单,共获得2.57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市发改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抓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重大政策机遇,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开展行动,从构建政策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摸清项目底数、争取国家资金、加大宣传力度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我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紧密结合我市实际需求与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扩围支持设备更新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积极与各县区、园区及相关市直部门沟通协作,市发改委精心筛选潜力项目,组织开展了项目现场踏勘和专家评审论证,最终向上推荐了一批符合条件、效益显著的项目参与国家层面竞争。经国家严格评审,我市申报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共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2.57亿元。
据悉,市发改委将持续加大加密已落实资金项目的监管力度,紧盯时间节点,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提供更强有力的动力。科学研判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和投融资政策,衔接“十四五”规划任务和“十五五”发展需求,全面挖掘、梳理一批优质项目,做好项目前期,抓实要素保障,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项目储备体系,为争取更多“两新”资金支持做足预功夫,确保将更多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