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衣凯玥)7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省各地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助力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11360件,全省刑事、治安案件均呈下降趋势,社会和谐稳定秩序持续向好。
在顶层设计方面,省委政法委在深入考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了《青海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规范化建设问答》,制定各部门参与综治中心运行职责清单及矛盾纠纷办理流程图等,确定了以县级为重点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总体框架。综治中心注重优先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矛盾诉求,不收取任何费用,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工作流程,当场能化解的纠纷力争就地解决,对符合条件的经司法确认,同样具备法律效力;当场解决不了的,由综治中心转交相关责任部门依法办理,并对办理程序、进度、结果等实时跟踪、动态掌握,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在搭建平台方面,各地综治中心严格对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依次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引导受理区具备群众引导、综合接待、登记受理功能,设立统一接待群众的“导引台”;多元化解区具备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办理、诉讼等功能;指挥调度区具备系统运行监测、风险预警研判、事件分类处置等功能。目前,全省45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开门接待群众,均实现群众进门有引导、流程有告知、化解有成效、工作有评价。此外,还同步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扫“平安青海码”,即可享受法律咨询、政策查询、案件受理及进展查询等便捷服务。
在整合资源方面,形成多方联动“共治圈”。统筹整合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各类资源力量,按照“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模式,因地制宜推动相关单位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入驻县级综治中心。综治中心以一个中心调动各方面资源,协同研究推动解决,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目前,全省45个县级综治中心平均入驻相关单位(部门)和组织(机构)19个,平均进驻工作人员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