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全省范围正式上线“医保钱包”!
什么是“医保钱包”?如何开通?怎么使用?有哪些功能?近日,不少市民通过本报“市民点题@我”咨询相关问题,省医保局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医保钱包”与个人医保电子码相关联,可应用于近亲属间转账、就医购药结算等场景,重点解决了近亲属在外省参保时,无法使用个人账户共济的问题。
医保钱包能干什么?
“医保钱包”核心功能聚焦共济与消费两大方面。
共济:开通“医保钱包”的参保人(共济人),可将个人账户或医保钱包内的资金,转至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的医保钱包中。
消费:“医保钱包”持有人可使用账户内资金支付医药费用,后续可支持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需注意的是,共济人与被共济人需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均开通“医保钱包”,方可实现互相转账。
如何开通医保钱包?
第一步: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第二步:注册登录后,在首页点击进入“医保钱包”服务界面;
第三步:点击“确认使用医保钱包”;
第四步:选择使用地,填写绑定手机号,点击“立即确认使用”,即可完成开通并使用。
省医保局提醒,打开“医保钱包”可查询本人及亲属所在城市是否已开通该功能。目前全国其他城市区域将陆续上线,转账需转账人与收款人的地区均已开通“医保钱包”功能。
有哪些功能?
“通过‘医保钱包’实现个人账户共济模式升级,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使用限制,解决了参保群众的难点和堵点问题。”省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医保钱包”实现了三大突破:突破医保个账使用范围:职工医保参保人可通过“医保钱包”,将个人账户资金划拨给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近亲属使用,扩大个账使用范围与效率;突破医保基金跨区域使用:基于“医保钱包”,职工个人账户资金可跨统筹区、跨省共济,如跨省进行就医购药结算等;突破医保基金跨账户使用:通过“医保钱包”转账为城乡居民建立“个人账户”,支持其在定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钱包”进行医保结算。
省医保局表示,将持续优化“医保钱包”使用体验,丰富应用场景,推动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更加便捷。(记者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