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7月14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风拂山乡 实干暖民心
——基层党组织书记谈学习教育为民实践之路

走进大通县东峡镇只有246户农户的田家沟村,青山环绕、满目苍翠,每一项村集体决策、开支事项都张贴在村务公开栏内。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这里的乡村面貌、干部作风都在发生悄然变化。“阳光透明”换来群众更多信任,村干部作风实了,抓落实的时间多了,干群关系更亲了。

为了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田家沟村党支部探索出一系列贴合实际的“土办法”,让学习内容真正走进党员干部的心中。

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魏占来说:“立足实际灵活安排时间,每周固定一天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先由支委成员原汁原味领读《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论述摘编》等重要内容,随后我们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讲透‘大道理’使党员干部更易理解。除了组织集中学习,还轮流携带学习材料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党员送学,现场交流学习心得。”“干部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如何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难心事?”村委会内,这样的讨论常常是干部发言最多,大家讨论最热烈的。就连在外流动党员也通过手机积极分享在外务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5月份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有村民反映,“因天气炎热,个别村民自行用自来水浇地,导致三村几户村民饮水短缺”,魏占来带领党员干部多次深入村民家中协调解决,最终部分蔬菜种植户购买水泵泵水浇地,村民也轮流浇地,解决了缺水问题,最大程度挽回了因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

让新风常驻,让正气充盈,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在走访中,魏占来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废弃的村小学教学楼漏水、民宿招商、夜间照明等问题,他都和支委委员一一分析研究,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为民服务就是要解决好这些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只有问题解决好了,群众真正满意了,才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到位了,学习教育成果真正得到了落实。”魏占来说。

为解决困扰村民的污水管网外溢问题,村“两委”积极申请资金,对村内64个井盖进行加高更换,彻底消除污水隐患。针对村民反映的巷道没有夜间照明设施问题,经集体讨论,新增63盏路灯,并通过三方议价,最终将每盏2300元的路灯价格降至1500元一盏,有效节约了资金。

“西临黄白牙山地林区,南靠鹞子沟景区,东接互助南门峡山地梯级农田,北对巍峨雄峙的达坂山。”地理位置决定了田家沟村发展旅游经济的独特优势。田家沟村作为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东峡镇党委为田家沟村量身打造了“达坂驿站,清凉田家沟”旅游品牌,构建起“观景、亲水、游山、休闲”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好作风既是战斗力,也是推动力,更是凝聚力。田家沟村“两委”班子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干之风、为民之风就在身边。

“积极整合盘活村内闲置资源,与西宁市熊猫馆景区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已投入70万元完成田家沟村闲置村小学校舍改造,打造出田家沟自助营地,为游客提供新颖独特的休闲体验场所,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成功盘活14家民宿,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魏占来说。

如今,碧空如洗,田野间油菜花开得金黄,一座座独栋民宿临河而立,远离城市的喧嚣,游客可以在登山观景、垂钓戏水、吃农家饭、夜住民宿,沉浸式体验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为了让村上每一笔钱用到实处、花在明处,通过村“四议两公开”决策,在村务公开栏内,低保评审名单、惠农补贴发放明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都清晰列明,接受全体村民监督。当200米暗渠成功改造为村民期盼的明渠、当村里的老羊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省城新宁广场演出、当村干部上门为80岁老人完成高龄补贴人脸识别……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感慨:“干部们脚上的泥巴多了,跟我们心贴得更近了。”

“田家沟村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立足实际,创新方法、主动靠前、真抓实干,取得了扎实成效,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学习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东峡镇党委副书记巴妍说。

田家沟村的嬗变印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擦亮乡村振兴的清廉底色,点燃村干部以优良作风推动乡村振兴的动能,基层干部以动真碰硬的整改力度、用心用情的服务温度,一个接一个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山乡巨变有了最坚实的支点,这座美丽的村庄正用实干书写新时代的民心答卷。(记者 晴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