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5年7月15日
体育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届世俱杯成效几何?争议几多?

新华社纽约7月14日电 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以下简称“世俱杯”)13日落下帷幕。这届被国际足联(FIFA)称为“里程碑式改革”的赛事,从赛制、规则到技术应用全面升级,试图解答“如何让世俱杯更具吸引力、公平性与全球影响力”的问题。改革既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积极变化,也暴露出部分待解的挑战,但整体而言,它为世界足球的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从“精英游戏”到“全球参与”

2025世俱杯最大的变化,是将参赛规模从7队扩军至32队,共有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球员参赛,不少球员是首次参加FIFA顶级赛事。

这大大降低了此前仅限各大洲顶级俱乐部参赛的门槛,是FIFA“推动足球运动真正全球化”愿景的有力实践。

中小俱乐部的参与意愿大幅提升,与皇家马德里、曼城等豪门俱乐部同场竞技,不仅丰富了中小俱乐部球员的履历,也进一步点燃了这些球员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足球热情。而这正是世俱杯扩军的初衷——让更多地区的足球文化通过世俱杯被世界看见。

这种“接地气”俱乐部的参赛,恰恰是FIFA“以足球团结世界”口号的有力注脚。

赛程密集赛历承压 多方分歧仍待弥合

有批评者认为,新增大型赛事给精英球员带来额外工作负荷,增加伤病风险。世俱杯赛期与欧洲主流联赛的夏季休赛期完全重叠,以欧足联为首的部分大洲足联对其频密赛程诟病已久。考虑到明年夏季将进行美加墨世界杯,欧洲职业球员将连续两个赛季疲于应付密集赛程,不少世俱杯参赛俱乐部医疗团队警告称:“这将显著增加二次受伤风险。”

也有声音担忧扩军降低了赛事竞争力——小组赛中,奥克兰城0∶10负于拜仁,艾因0∶6不敌曼城引发热议。亚洲、非洲、北美球队整体竞争力不足,部分比赛因实力悬殊缺乏悬念,难以吸引中立球迷,观赏性大打折扣。

对此,FIFA主席因凡蒂诺坦陈,本届世俱杯受到了来自欧洲地区较多的批评,比赛期间天气炎热等问题也值得关注和改进。同时,FIFA还表示,竞争水平会有差异,但世俱杯的价值不仅是胜负,更是连接不同足球文化的桥梁。

让比赛“更快、更清、更公平”

除了赛制,新版世俱杯的技术革新堪称“颠覆级”。根据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在今年年度会议上通过的修正案,若门将持球时间超过8秒,裁判将判给对方角球。这项新规则应用于本届世俱杯。

裁判装备与权限升级。主裁判佩戴摄像头直播第一视角,并接入转播画面,让观众从裁判视角感受关键时刻,提升了赛事娱乐价值。主裁判现场广播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判定结果,提升了判罚透明度。场内球迷能和裁判一起观看VAR显示画面,增加了观赛参与感。

从实际效果来看,新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比赛的流畅度和公平性。

总体看来,2025世俱杯改革在提升商业价值、比赛观赏性和全球影响力上取得一定突破,但赛程负荷和球员健康问题仍需优化,“精英化”与“普及性”间需寻求平衡,缩小球队差距和提升整体球市等方面仍需努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