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7月20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筑牢国家数据安全纵深屏障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7月19日,“7.19中国灾备日2025(第二届)暨纵深腹地关键产业数据备份大会”在西宁召开。本次大会以“数据安全 业务连续 有备无患”为主题,汇聚了院士专家、部委领导、政企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数据安全产业趋势,推动灾备技术转化与产业化落地,充分彰显了青海作为国家纵深腹地在数据安全与灾备体系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据介绍,“7.19中国灾备日”由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发起设立,旨在广泛宣传灾备理念、提升灾备意识、推动灾备基本建设,保障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做好业务连续,推广灾备行业品牌与产品,推动各行业的灾备体系建设。大会围绕数据安全与灾备产业前沿展开了深度研讨。新版灾备国标《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解读环节,系统阐释了国家标准对行业实践的引领作用;航天壹进制、青海国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别就“新一代灾备体系建设”“青海国资灾备云”等内容分享实践经验,展现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探索。

我省在数据安全、容灾备份及绿色算力领域的实践成果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在青数据中心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部分项目达到ISO/IEC 27001标准,筑牢了数据安全“防护网”。容灾备份领域,我省以“东数西备”为核心,打造“双核驱动、多点协同”灾备体系。绿色算力是青海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省已建在建标准机架约19万架,已建成标准机架使用率超90%,服务器上线率接近100%,已建成智算超算规模超1.5万P,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综合算力供给体系。中国电信青海公司“零碳数据中心”实现100%绿电供应,PUE值低至1.13,通过光伏车棚与“天翼林”碳汇储备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全球首个全清洁能源微电网算力中心、国内首个全国产芯片万卡绿算集群等项目落地,标志着青海在绿色算力技术自主可控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我省始终以政策协同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先后出台《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构建“标准+资金+人才”支持体系。本次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青海作为国家纵深腹地在数据安全与灾备体系中的核心支撑地位。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