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总被细节打动:李生贵给疏通的管道拍视频发朋友圈的郑重,王存德攥红本时颤抖的手,李师傅说起“保安递水”的不好意思……这些瞬间,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最生动的注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抽象口号,当“群众满意”取代“上级评价”成为标尺,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便有了新注脚。这些变化正在成为城市的“内生动力”:“周调度”让整改不流于“一阵风”,“举一反三”让“解决一个问题”变成“治理一类现象”,“协同联动”打破“部门墙”。
行走在西宁街头,看孩子在设施齐全的广场公园内奔跑嬉戏,听老人议论“办事越来越方便”,深刻懂得: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给这座城的,不只是路灯亮了、管道通了、证件办了,更是一种深层滋养——让干部肩
膀更能扛事,城市治理更有温度,群众心里更有底气。而这恰是党中央开展此次学习教育的深意:它以作风建设为切口,清除干群间的无形壁垒,让干部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真,在解决“老大难”中锻造担当能力,推动治理从“权力本位”转向“人民本位”,最终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这正是把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的深层意义。
这滋养,正让高原古城长出更坚韧、更温暖的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