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寻个凉快的地方避暑,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景区人潮、一房难求、订单飙红、数据刷屏……说起避暑经济,西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众不同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政策红利、令人向往的黄金海拔和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因此,西宁充满了底气。
这份底气,来自西宁“中国夏都”的美誉。当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这座“天然空调城”却以夏季平均气温17℃的清凉气温、37.8%的森林覆盖率,吸引众多“候鸟式”游客前来旅居避暑,享受清凉。
这份底气,来自西宁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坚持定位品位,不断加强高品质特色化避暑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扩展“中国夏都”避暑城市影响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避暑胜地,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力。
避暑经济不是短期经济。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力?西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针对不同市场群体需求特点,持续完善主题打造、招商引资、运营推广、宣传引流、历史文化挖掘呈现等标准指引,着力打造“夏都避暑民宿”品牌。
随着旅游预订量和酒店入住率持续攀升,“在西宁避暑”正从单纯的“流量生意”升级为品质化、可持续的“留客经济”。这场由避暑引发的消费热潮,既是对城市资源的深度挖掘,更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我们要深刻理解避暑房与避暑经济的关系,持续深化规律性认识,以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活力、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坚持定位、品位,立足市场需求,加强政策研究,强化高品质特色化产品供给,探索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路径,不断丰富“避暑+”产业业态,系统统筹推动任务落实,全力提升“中国夏都”避暑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