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的铁轨穿过葱郁的山峦,一列印有“退役军人红色研学专列”标识的列车在“八一”前夕从西宁缓缓启程,这趟特殊的列车载着650名“旅客”,驶向中国原子城——这片见证“两弹一星”精神诞生的热土。
这是一次崇高的致敬之旅!
为了让这趟“红色专列”实现精神传承,650名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和军休干部代表启程奔赴海北州海晏县青海湖同宝山户外基地。80多岁的退役老兵、20岁出头的现役军人同坐在一节车厢,通过老战士讲述战斗故事、青年党员分享学习体会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在行进中传承。
这是一次深情的寻根之旅!
对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来说,海北金银滩承载着永不褪色的烽火岁月。这趟专列,是追寻历史印记、见证故土新生的温暖归途。在爆轰试验场遗址前,退伍老兵们触摸着斑驳的混凝土墙,回忆那段坚守的时光。“当乘坐这趟专列再次踏上我的第二故乡时,这份感动油然而生,过去艰苦驻守的记忆逐渐清晰。如今,看到美丽的金银滩、青海湖,看到我们城市建设和人民安家乐业,过去的那份艰苦是值得的,更是我们要延续的。”退伍老兵王伯斋说。
这是一次生动的传承之旅!
走进金银滩,大家以特别的方式共忆军史辉煌,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希望通过这趟旅行,让‘两弹一星’精神、尕布龙赤子情怀、‘扎根高原’的担当在此传承弘扬,激励所有人,无论在哪里,为强国强军伟业砥砺前行。”海晏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吉汉杰表示。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海晏县西海镇原子城,重温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力量,聆听了老军人过去艰苦驻守的历史故事。今后,我们将传承此趟‘旅途’的意义,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注入了更多红色力量。”退役军人陈正团说。
此次红色研学专列活动,以“行走的党课”形式,将党性教育课堂搬到“两弹一星”精神发源地。退役军人们在原子城的一处处遗迹前驻足,通过参观原子城纪念馆、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在红色旅途中重温那段在金银滩草原上的奋斗历史,感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研学活动通过“看、听、思、悟”的立体化教育模式,引导退役军人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建功新时代的动力。
(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