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5年8月1日
国内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城西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公益+协作”多方机制,增强“未检+六大保护”多翼合力,形成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构建“公益+协作”多方机制

深化“民益先锋”品牌效应

主动把检察工作融入地方工作大局,着力构建“四个机制”,把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在能动履职上。一是率先出台《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整改效果评估机制(试行)》,对检察建议整改效果,启动首次系统性评估,邀请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通过实地走访、勘查、查验等方式,直观测评环境修复、餐厨垃圾规范处置、食品安全隐患消除等实际效果,确保检察建议“件件有回音,整改见真章”。二是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依托“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模式,联合湟水河沿岸其他检察院开展湟水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推动解决湟水河垃圾清理、桥墩修复等问题。三是建立社会共治机制,与区政协会签《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利用“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收集线索,不断拓宽公益诉讼线索获取途径,通过检察建议推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餐厨垃圾、外卖商家专项整治。四是充分发挥检察长“一把手”挂帅机制,协调数检办一体开展工作,在发现监督模型可行性后,进行数据调取,筛查碰撞,自建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类案监督模型已在省院平台上架。

增强“未检+六大保护”多翼合力

释放“晨曦未检”党建品牌效应

注重用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促推“六大保护”协同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实做深。一是主动融入家庭保护,结合办案对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监护人监护履责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制定个性化督促监护方案并跟踪落实,指导、帮助和监督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2025年以来,服务周边未成年及家长群体近500余人次。二是主动融入学校保护,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活动,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城西区首届小学生“大思政”法治实践演讲比赛,与通海路司法所、区法院开展模拟法庭,通过互动式、体验式教育,提升检察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三是主动融入社会保护,借助“晨曦未检”未成年人防欺凌举报小程序,妥善处置校园欺凌案件,用好“城西区青少年关护接力站”,通过个性化帮教方案,转介亲职教育等服务,实现辖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效果最大化。四是主动融入网络保护,强化网络宣传,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检察官亲历案件,展现了“司法惩戒+家庭教育+社会观护”立体化帮教体系。五是主动融入政府保护,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监督,认真落实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监督相关部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六是主动融入司法保护,与青海师范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认真落实社会调查、心理测评、合适成年人到场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结合涉罪未成年人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等实际,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制定针对性帮教计划。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