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5年8月1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西区创新举措构建为老幸福样板

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为加快补齐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城西区结合辖区特点,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通过“体系化建设、精准化服务、创新化驱动”,构建起覆盖全域、功能优化的为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式发展。

构建15分钟养老生活圈是城西区多级联动探索的为老目标。近年来,该区聚焦辖区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服务导向,出台了《城西区推进“爱老幸福食堂”提质发展的实施方案》《城西区社区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推动为老服务从“保障型”向“品质型”跃升。围绕解决“有阵地”养老问题,多部门联合发力,建成“1个区级医疗康复中心+3个街道综合中心+3个社区站点”的养老矩阵,配套66个助餐点形成全域服务网络。

为了打造“全链条”为老服务照护网络,城西区围绕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优化供给,在辖区9个试点小区打造养老“乐联点”,累计提供9.7万余人次服务,推动助餐、助医、助洁、助急和探访关爱等多层次、基本性养老服务得到保障。同时,拓展幸福食堂助餐服务内涵,研发推广低糖低脂适老餐谱,在12个助餐点全面推行“三餐制”服务,累计开展助餐服务230万余人次。着力突破养老机构照护模式,在辖区所有养老机构均设置失能失智老年人特色服务专区,特殊群体服务覆盖率达100%。

同时,结合当下老龄化现象凸显,城西区创新开辟银发经济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机制引导+市场运作”养老金融驱动模式,制定印发《城西区养老金融发展方案》,推出“交银惠老贷”“悦享”等专属养老金融产品,目前已帮助1家为老服务企业获得低息贷款700万元。创新打造“社区+商超”适老化展厅,在新华百货陈列100余种智能养老产品,累计接待咨询老人超400人次,销售额逐月递增。依托城西昆仑智算中心,利用AI系统开展家庭医生、幸福食堂助餐、居家服务、高龄补贴等政策宣传及满意率回访,累计回访13万余人次,满意率90%以上。“我们将紧密结合精品城区建设要求,以制度保障、服务升级、模式拓展等方式,精准回应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用精细化服务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