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20 2025年8月1日
视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动行李箱不是“儿童座驾”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不少孩子骑坐电动行李箱。

暑期出行高峰,不少家长将电动行李箱当作“遛娃神器”,机场、车站等地,孩子坐箱滑行的场景屡见不鲜。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看似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安全隐患。

“遛娃神器”频出意外

7月19日下午,西安北站候车大厅内的一阵惊呼打破了平静。西安市民张雨蒙带着5岁的女儿准备乘坐高铁前往汉中,为了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安静下来,她将女儿放在新买的电动行李箱上,自己低头查看手机里的乘车信息。就在这时,行李箱颠簸了一下,女儿尖叫着身子一歪,险些摔落在地。幸好张雨蒙反应迅速,一把抓住了孩子的胳膊,才避免了意外发生。

“当时我手心全是汗,孩子吓得半天没敢出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7月21日,张雨蒙提起此事仍心有余悸。她告诉记者,电动行李箱是7月初从网上买的,看到商品宣传图里,一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坐在箱子上笑得很开心,店铺客服也表示:“带个小娃没问题,能解放家长双手。”可真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路面稍有不平就容易出状况。更让她气愤的是,事后翻看说明书,首页就醒目地标注着“禁止乘载人员,最大承重5kg-10kg(仅限行李)”,与商家的说法完全相悖。

这样的惊险插曲并非个例。在西安市凤华路居住的陈楠回忆道:“我上周在超市门口见过更惊险的一幕,一个大约3岁的孩子坐在电动行李箱上,家长只顾着和旁边的人说话,没注意到前方有个台阶,箱子猛地磕上去,孩子一下子从上面滑了下来,虽然没摔伤,但吓得大哭不止。”

电动行李箱成带娃“新装备”

记者走访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等人员密集的交通枢纽,发现电动行李箱载人的现象很常见。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短短半小时内,记者就见到了6个孩子乘坐电动行李箱。这些箱子款式各异,有的是印着卡通图案的小型款,孩子坐在上面,双脚刚好能触碰到地面,时不时还会用脚蹬地“加速”;有的则是成人款,家长特意在上面垫了软垫,让孩子坐得更“舒服”。在值机柜台附近,一位妈妈调试好电动行李箱的速度后,4岁的儿子乖乖坐在上面,她自己则拉着另一个装满行李的大箱子,快步走向安检口。

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电动行李箱不能载人时,她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不能载人?那网上那么多孩子坐电动行李箱的视频是怎么回事?再说这箱子侧面有安全带,我都给孩子系上了,应该没事吧?”她还告诉记者,身边好几个朋友带娃出门都用这个,没听说出什么事。

随后,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电动行李箱”,发现销量靠前的电动行李箱产品详情页里,多有成人、孩子乘坐的图片,部分还配着“智能骑行”“亲子出游 一人便携 两人享乐”“大容量 可两人骑行”等宣传语。

三大安全隐患需警惕

看似方便的电动行李箱,到底藏着哪些看不见的风险?消费品安全检测员陈亮给出了专业解读。

首先是设备本身的风险。轮子、刹车和承重结构均为行李设计,孩子乘坐会超出负荷。例如,刹车系统原本只需承受行李惯性,载人后惯性增大可能刹不住;部分廉价产品电池舱设计简单,承重过大时可能挤压电池,存在短路风险。

其次是乘坐中的意外风险。孩子坐在行李箱上时重心较高,遇到地面不平、突然转弯或碰撞,很容易摔落。

最后是公共环境中的隐患。在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处,电动行李箱载人滑行可能撞到其他行人,尤其是老人、孕妇或其他孩子。

针对这些风险,陈亮特别提醒:“电动行李箱是行李承载工具,绝非载人工具,家长千万别被商家的宣传误导,为了图方便让孩子乘坐,一旦发生意外,后悔都来不及。”

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