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晴空)日前,由湟源县文体旅游局主办,湟源县文化馆承办的湟源排灯文创产品大赛在丹噶尔古城湟源排灯展览馆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吸引了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创爱好者及相关企业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50余件。湟源排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湟文化的瑰宝,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最初是内地客商为招揽顾客制作的广告招牌,后逐渐演变成精美的节日灯彩艺术。湟源排灯形式多样,造型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等,制作工序复杂,涵盖木工、雕刻、绘画等多种技艺,画面内容丰富,包含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大赛以“传承多彩非遗·点亮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通过创新设计,将湟源排灯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大赛分为作品征集、评审和颁奖三个阶段。在作品征集阶段,大赛组委会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吸引了广大传承人和文创爱好者积极参与。在作品评审阶段,来自省内的专家从文化内涵、艺术效果、工艺水平、功能实用性、创意设计等多个维度对入围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及优秀奖6名,并于8月1日晚在第十届湟源排灯文化旅游艺术展演开幕式活动上进行颁奖。获奖作品涵盖了家居用品、饰品、旅游纪念品等多个品类,不仅巧妙地融入了湟源排灯的元素,还充分考虑了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习惯。
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湟源排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挖掘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创人才,激发了社会各界对湟源排灯的关注和热爱,为湟源排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创意源泉。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将湟源排灯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拓展了湟源排灯的传播渠道和市场空间,有助于推动湟源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