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2 2025年8月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止于“推介”!
西宁劳务品牌跨省联动结出“共富果”

本报讯(记者 刘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西宁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劳务品牌“汇聚创优”行动,西宁市首届劳务品牌推介活动于8月8日举办。活动由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京、西安、银川、兰州、鄂尔多斯、海东等多地人社部门协办,旨在搭建区域劳务协作平台,助力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此次推介交流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涵盖劳务协作协议签订、品牌推介发言、特色展示推介三大核心内容。省内外人社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及劳务品牌企业代表共话品牌建设,其中西安市蓝田县人社局分享了“蓝田厨师”劳务品牌的培育经验,西宁本地“湟源丹噶尔绣娘”通过现场路演展现品牌价值与运营成效。

活动现场,24个省内外特色劳务品牌和4个创业项目参展,“湟中阳坡银铜器工匠”“大通养殖”“夏都月嫂”等西宁本地品牌,与银川“兴庆花匠”、南京“江宁高级种植技师”、兰州“金城师傅”等外地品牌同台亮相,通过产品展示、图文展板、现场技艺表演等环节增强品牌吸引力。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清表示:“这次活动我们带了上百种绣品,从皮绣摆件到雪豹文创,希望让更多外地劳务品牌了解丹噶尔皮绣,让丹噶尔皮绣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活动中,西宁市人社局分别与南京、西安、银川、兰州、鄂尔多斯、海东多地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战略协议》,深化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推动劳务品牌协同发展。

同期,西宁市人社局特邀南京市“秦淮二妹子家政师”“江宁高级种植技师”参会,通过展示、展演、分享搭建互鉴平台。活动当天,两市人社部门在城东区联合举办东西部协作专场招聘会,19家南京优质企业提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领域63个岗位。蓝师傅社区便民服务平台负责人李仁伟透露:“活动还没开始,已经有南京的企业主动与我们对接,希望可以将我们的平台引进到南京,如此将实现双向帮扶,将我们的订单推给南京,他们来做承接,我们的蓝领师傅就业渠道更广。”招聘会现场设置政策咨询台,提供岗位匹配、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劳动者对接东部岗位。

此外,西安市人社局带领14名劳务品牌代表赴大通县、湟源县,调研“大通护工”“丹噶尔绣娘”等品牌,两地围绕培育经验展开座谈。西安市蓝田县人社局副局长杨颖表示:“初次来到青海省西宁市,感受到了这里豪放朴实的民风和凉爽宜人的气候,我们带来了‘蓝田厨师’劳务品牌,积极对接西宁的院校,计划明年预留10余个名额给青海,从该校毕业不仅能获得学历证书还能获得技能证,就业率为100%,目前从该校毕业三年后的学生最高拿到了月薪3万元。”会上,西安市“蓝田厨师”“西安全屋定制设计师”及西宁“大通护工”“莲湖护工”代表分别介绍品牌建设情况,双方签订《西安与西宁家政类劳务品牌协作协议书》,推动家政服务领域合作迈向实质阶段。

市就业局局长陈信国介绍,近年来西宁市各级人社部门坚持精准定位,因地制宜,积极培育打造13个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宁字号”劳务品牌,通过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达30余万人次,带动经济效益23亿余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1200余万元,组织技能培训3万余人次,兑现培训补贴2500万余元,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获得职业资格证书7000余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000余人,获批非遗、专利、老字号100余项。此次推介交流会集中展示了区域劳务协作成果,开启了多方携手促就业的新篇章。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做优做强“宁字号”劳务品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在技能人才培育、劳动力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劳动者铺就增收路,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