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以作风建设为主题主线,深刻诠释了“抓作风就是抓工作,抓工作必须抓作风”的实践逻辑,彰显了市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政治自觉,释放了以作风建设破题、以实干担当争先的强烈信号。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以作风之变引领发展之变,以省会之责扛起“挑大梁勇争先”的时代使命。
作风是干事之基,担当是成事之要。“挑大梁勇争先”既是省委对西宁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市委对省委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在干部,关键在作风。倘若作风漂浮、落实“空转”,再宏伟的蓝图也会沦为空谈;唯有以“效”为先、以“成”为要,力戒表面化、概念化、一般化、程式化,才能让“挑大梁”的担当落地生根,让“勇争先”的目标照进现实。
西宁的使命,决定了作风建设必须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作为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我们必须在贯通抓作风与护生态中挑大梁勇争先,切实扛牢关键底板和重要窗口的首位责任;作为产业“四地”上的中心城市,我们必须在贯通抓作风与抓发展中挑大梁勇争先,切实扛牢高质量发展挑大梁的首位责任;作为青藏高原上最宜居的中心城市,我们必须在贯通抓作风与惠民生中挑大梁勇争先,切实扛牢服务保障和集聚人口的首位责任;作为稳疆固藏战略要地上的中心城市,我们必须在贯通抓作风与保稳定中挑大梁勇争先,切实扛牢一域稳则全局安的首位责任;作为全省条件最优、基础最好的地区,我们必须在贯通抓作风与强党建中挑大梁勇争先,切实扛牢管党治党重大政治责任。
作风问题的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抓作风必须“讲认真”,必须动真碰硬。落实“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关键在紧密联系西宁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
我们必须聚焦“对党的自我革命认识要进一步到位”,坚持在求真较真动真上持续用力,敢于动真,带头严肃、严谨、严格起来,以动真格、零容忍倒逼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聚焦“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要进一步到位”,坚持在攻坚克难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持续用力,以群众满不满意具象化为方法,树明擦亮“不看做了多少动作,关键看问题解决了没有,效果好不好”的鲜明导向,巩固拓展“七项惠民行动”成果,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聚焦“权力规范运行要进一步到位”,坚持在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上持续用力,坚定决心意志,在抓牢学习、抓住重点、抓好贯通、抓实责任、抓出力度上持续用力,推动形成“在西宁讲特殊就讲条件最好之特殊,讲补偿就讲以努力工作回报组织培养重用之补偿”的良好氛围;聚焦“从严监督执纪要进一步到位”,坚持在拧紧“管事就要管人、管人就要管思想管作风”责任链条上持续用力,推动形成“发现问题、转变思想、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性循环,让严管就是厚爱成为普遍的共识和生动的实践;聚焦“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要进一步到位”,坚持在从严抓班子带队伍上持续用力,坚持以上率下、以下看上,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不让担当者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心寒,让“躺平者”躺不住、“混日子”没市场,更好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乎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当前,西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过硬作风;越是挑战严峻,越需要担当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挑大梁”的魄力、“勇争先”的动力,始终保持实干的劲头、实干的底色、实干的定力,锤炼争先的意识、争先的品质、争先的作风,用“省会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贡献西宁力量!
让我们以全会为新起点,以作风之变开新局、以实干之举谱新篇,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西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