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8月13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交警全力守护旅游季交通安全

“您往这边拐,地下停车场还有空位!”“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别着急,我帮您看着车。”……夜幕初垂,新千夜市人头攒动,交警们的身影穿梭在车流中,有的抬手疏导交通,有的俯身解答游客问路。这是西宁旅游旺季里,交警们忙碌的日常。在人流车流激增的背后,西宁交警用精准执法、暖心服务、细致宣传,为每一位游客的旅途筑牢安全防线。

守住出行安全第一道关

“请出示您的营运证件。”在火车站U型公交港湾的临时检查点,西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城东大队民警杨宁正拦停一辆形迹可疑的白色轿车。车窗降下,后座挤着三名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司机眼神躲闪。经核查,该车未取得营运资质,属于典型的“黑车”非法载客。

旅游旺季到来后,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成了非法营运车辆的“觊觎之地”。为斩断这一侵害游客权益的“黑手”,城东大队联合运管部门创新推出“立体化执法模式”:白天定点值守在公交港湾、地下停车场等重点区域,傍晚至凌晨开展流动巡查,错时突击检查偏僻路段,同时通过“交警+运管”联合执法强化整治力度。

“这些‘黑车’没有安全保障,一旦出了事故,游客维权难上加难。”杨宁一边向司机开具法律文书,一边向三位游客解释,“您看,正规出租车有计价器、有备案,安全更有保障。”执法现场,民警们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用近期查处的案例讲解非法营运的法律后果。行动中,共查处非法营运行为3起,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让游客敢坐车、坐放心车。

“荧光绿”守护游客旅途

“警察同志!快!我车上有人晕倒了!”7月20日上午11时,生物园区经二路路口,一辆外地车辆突然停在执勤交警面前,车主推开车门,声音带着哭腔。执勤交警马占鑫立刻冲向副驾驶,只见一名中年女士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我们是来旅游的,不熟悉路,请您帮帮忙!”车主着急地说。

“别怕,我们护送病人到医院!”马占鑫当即拉响警笛,驾驶警车在前开路。“指挥中心,生物园区经二路往省医院,请求沿途警力疏导!”他通过对讲机急促喊话,同时示意周围车辆避让。原本需要20分钟的路程,在警车引导下仅用8分钟就抵达医院。马占鑫和医护人员一起将患者抬上担架,直到看着她被推进急诊室,才默默返回岗位。

这样的温暖时刻不止一例。7月25日,时值下班时段,交通应急保障和信息技术大队的窗口前,一位外地游客匆匆赶来,焦急地说他在自驾途中造成一起交通违法行为,第二天就要离开,担心处理不完影响行程。工作人员二话不说,快速为他办完业务。“本来都做好耽误行程的准备了,没想到你们还等着,太感谢了!”游客连连道谢。

擦亮城市“移动窗口”

“大家看这个视频,这辆出租车在斑马线前没减速,险些撞了过马路的行人……”在城中区某出租车行的会议室里,城中大队民警刘长海正播放事故案例,三十余名出租车司机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

出租车是城市的“移动窗口”,更是游客出行的重要选择。为让游客坐得安心,城中大队专门针对旅游旺季特点,深入辖区12家出租车行开展“安全护航旺季出行”宣传活动。民警结合案例,宣传礼让行人的重要性。“看到斑马线,提前减速;有行人要过,务必停车让行,这不仅是规矩,更是对游客的尊重。”刘长海说。

针对夏季天气多变的特点,民警还重点讲解了暴雨天如何控速、强风天如何握稳方向盘;结合高温易致疲劳的问题,提醒司机合理安排作息,切勿勉强驾驶。“游客来一次不容易,我们把车开好,让他们对西宁留下好印象。”出租车司机马师傅说。

夕阳西下,交警们的身影穿梭在车流中。有的在路口指挥交通,有的在景区周边疏导车辆,有的在为游客指引路线。这个夏天,西宁街头一抹抹亮眼的荧光绿,成为游客心中最安心的底色。(记者 措毛 摄影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