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8月20日,我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当日10时、14时,我市分别启动市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突发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与此同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转入战时状态,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响应,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据气象部门监测,8月20日8时至18时,西宁市共计160个测站出现降水,其中小雨46个,中雨105个,大雨9个,最大降水出现在大通县达坂山隧道南口,降水量为43.9毫米。
为全面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20日当日,4个市级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指导组随时待命,水务、气象、自规等行业专家进驻指挥中心随时做好专业技术支撑,12个极端天气应对工作小组迅速到岗到位,全力做好指挥协调、加密调度、信息收集、命令发布、物资调配等各项工作。随着雨情变化,全市应急部门迅速出动,全市由114人组成的11支市级救援队伍已进入全时备勤状态。其中,2支22人的队伍携带抢险救援装备赴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进行前置备勤工作。
针对本轮强降雨,市防汛办提前一天发布《防灾减灾救灾提示信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雨区北抬带来的新挑战,以及我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基本市情,坚决摒弃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东川工业园、南川工业园等园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防汛“三查”工作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部位,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其中,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临山企业、建筑工地、户外装修施工场所等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提醒;对湟水河沿岸、周边山区等重点区域浪山、户外露营人员进行安全劝返,并通过“敲门入户”的方式对散居区居民进行安全提醒告知;对园区道路易积水点、市政公共设施等方面持续做好安全巡查。全力保障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园区安全度汛。
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城中区等县区,由应急部门牵头,联合各县区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对辖区易涝点、物资储备、隐患排查、人员转移等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下沉干部2830名、前置抢险队员3965名,调配防汛沙袋8.4万条、应急排水设备404台套,全市各地区水、电、气、暖管网运行正常。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市暂未接到降雨导致的灾情险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