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街头巷尾清爽整洁,洁净底色愈发鲜亮;占道经营得到规范,通行空间更加畅通;基础设施焕新升级,人居体验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城北区锚定“全面打造洁净城市攻坚行动”目标,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城市洁净水平迭代升级,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净”成为北区市民的日常。
集中整治除“顽疾” 洁净环境惠民生
为切实提升辖区环境品质,城北区以洁净城市市级督办问题整改为抓手,聚焦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结合“幸福里”建设工作部署,精准对标整改要求,集中力量靶向攻坚,依托“城管+市政”扁平化管理模式,推动环境治理提质增效。针对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基础设施破损等突出问题,通过“定人定岗、限时整改”机制狠抓落实,取得显著实效。截至目前,累计清理积存垃圾及卫生死角9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520余吨,更换清洗破损垃圾桶323个;规范占道经营、店外摆放600余起,在金座财富中心小广场、瑞景河畔家园小区南门广场2处区域科学规划潮汐摊位31个;修复汽车公园、柴达木巷等破损人行道63.76平方米,修复西城大街路缘石5.7平方米,修复小桥大街、建设巷等路段护栏385平方米,为市民营造清爽、安全的出行环境。
凝聚合力破难题 洁净水平再提升
城北区建立“属地负责、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区城管、市政部门针对昆仑大道沿线、北川河湿地公园等热门露营区域,累计劝导不文明露营行为350余起,劝离流动摊贩153起,引导1500余人次文明规范露营。市监部门针对小桥建南巷农贸市场、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市场开展环境优化改造行动,共计改造2200平方米,涉及摊位208个,修缮改造设施50处。文旅、自然资源部门围绕景区环境净化开展专项整治。交警四大队运用“交警远程喊话系统”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设施升级补短板 垃圾分类见实效
为有效落实“垃圾不落地”行动要求,更好地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改善以往垃圾桶脏乱差的状况,城北区持续强化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五进”宣传活动180余场,累计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专项资金推进分类设施升级,新增垃圾分类亭31个、更换垃圾桶200组,实现全域覆盖。打造佳禾小区、爱家园小区等6个示范小区,并组建6支由城管队员、社区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队伍,现场指导垃圾分类行为,针对垃圾混投、乱投等问题,物业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同时借助智能设备提升分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