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宁城北区火车西站街道萨尔斯堡社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温馨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社区党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绿色家园·红色物业”为依托,创新推出“五线谱工作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融入社区治理各环节,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常开长盛。
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周艳介绍说,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红色指挥棒”作用,构建起社区党建四级联动体系,联合5个社区党支部与7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的良性互动格局。通过“三亮三比”“亮牌上岗”等行动,推行党员在物业企业“双向任职”,组建老党员、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党旗在社区治理一线高高飘扬。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空间格外醒目。社区依托线上线下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宣讲20余场次,将党的民族政策送到各族群众身边。“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邻里间的心贴得更近了。”社区居民祁阿姨笑着说。
“小区门口终于有了方便居民过马路的人行横道!”居民李师傅的满意点赞,源于社区打造的“定制菜单”服务模式。社区广泛征集各族群众需求,建立红色物业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社区+网格+物业”新模式,解决物业服务“烦心事”12件,高效处理“噪音扰民”“设施不完善”等民生问题50余件。为进一步拓宽各族群众服务平台,社区还建成了室外“共享书吧”,在小区广场设置“红色聊吧”,收集社情民意,畅通社区、物业、居民沟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为各族群众无偿提供美容、户外拓展、瑜伽、插花、民族舞蹈等专业培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社区还结合“10分钟幸福里”工作,将6个基础大网格划分为12个“幸福里”,推动“红黄蓝”分类服务全覆盖,收集完成群众“微心愿”47个,高效解决“噪音扰民”“候车区无人行步道”等群众“烦心事”50余件,为各族困难群众发放慰问救助6万元,各族群众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氛围愈加浓厚。
“多亏了‘警社暖心会客厅’,楼上的噪音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现在我们楼上楼下遇事儿互相理解、互相帮忙。”居民王阿姨口中的暖心会客厅,是社区落实的“四元四色”机制的重要载体。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设立首席接办员、开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活动,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红色公约”上墙、“业主开放日”听民意、“三方联席会”商民事……社区通过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召开居民议事会议、居民代表议事会议,引导各族群众共商社区“家事”,使居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筑社区邻里和谐情。让各族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社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一起商量着办,日子才能更舒心。”参与议事的马师傅说。
为进一步壮大为民服务力量,社区建立党建联盟联席会议机制,打造10个特色党小组,充分发挥出党组织联结纽带作用,引导街道、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联点单位、各族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商讨社区治理各类事务,切实为1000余名各族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社区聚焦小切口,建立楼栋“红管家”制度,及时收集社情民意18条,开展代办服务20余件。探索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吸引近400名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进一步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对物业员工、“红管家”就岗位职责、服务标准、语言规范等方面开展培训,加强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等技能培训,推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有效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
“多亏了社区常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学着把日子过得更有滋味!”刚参加完“睦邻消夏晚会”的居民马阿姨笑着说。萨尔斯堡社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最美家庭”“廉洁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小区里讲好邻里和谐、孝老爱亲的故事,让团结和睦成为了社区内看得见的风景。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建了“红色广场舞队”“红歌合唱队”等小区文艺社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10余场,有效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交融。注重推动社区文化与物业企业文化共建,搭建各族邻里共乐平台,邀请小区居民共同开展“百家宴”“社区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定“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记者 徐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