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5年9月3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2323高原生灵实验室:
让青藏高原生态之美触手可及
图片由西宁野生动物园提供

“原来雪豹的栖息地是这样的,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保护冰川对它们这么重要了。”8月31日上午,西宁2323高原生灵实验室里,10岁的小学生王皓羽指着雪山景观区的背景影像,兴奋地向妈妈分享自己的发现。

作为依托西宁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打造的综合性科研教育平台,2323高原生灵实验室自运营以来,始终以“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知识”为核心,通过独创的“展教研”融合模式,让严肃的科研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生态课堂”。

沉浸式体验:

把“青藏高原”搬进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一楼,6个特色展区如同打开了认识青藏高原的“任意门”。森林区里,动态展示着青藏高原原始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市民可以了解每种生物的生存习性;青海湖区内,透明展缸里游动的青海湖裸鲤吸引了不少孩子驻足,旁边的展板详细介绍了湟鱼每年洄游产卵的神奇过程;在雪山景观区,模拟的冰川场景搭配雪豹标本,让市民直观感受到“雪山之王”的生存环境——这正是王皓羽和妈妈停留最久的地方。

“我们特意带孩子来这里转转,没想到实验室把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搬’到了眼前。”市民张女士笑着说,“以前跟孩子说高原生态保护,他总觉得很遥远,现在通过看模型、听讲解,他自己就能说出雪豹和陆地冰川的关系,这种科普方式比看书管用多了。”

在二楼的蘑菇小屋里,市民王先生正带着女儿用显微镜观察真菌孢子。“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青藏高原还有这么多奇特的大型真菌。”王先生说,实验室提供的微观观察体验,让孩子对“看不见的生物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刚才她还问我能不能报名参加标本制作课程,想自己做一个真菌标本带回家。”

据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科普更有吸引力,展区还设置了多个互动装置。开放实验室配备生物学检测仪器、土壤和水质分析仪等设备,让市民亲手操作专业仪器,了解高原水环境的保护要点。自然观测站通过开放廊道连接室内外,配备专业观鸟设备及森林测量仪器,能清晰看到室外园区里的各种鸟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能动手’的体验,让市民从‘听科普’变成‘做科普’,真正理解高原生态保护的意义。”工作人员说。

多元化活动:

搭建科普与公众的“桥梁”

除了常态化的展区开放,实验室每年将举办60余场科普活动,更是让生态知识“活”了起来。

在近期举办的“雪豹与丁香”生态文化沙龙上,科研人员、画家、环保志愿者齐聚一堂,用科学数据、绘画作品、实地故事等不同形式,讲述野生动植物和真菌的研究与保护。市民刘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听完沙龙后,他主动报名成为实验室的“自然观测志愿者”:“以前我拍过不少高原风光,但对生态保护了解不多。现在通过沙龙交流,我才知道每一张雪豹照片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以后我想带着相机,记录身边的生态变化,用照片传播保护理念。”

针对青少年群体,实验室开发的科普课程更是注重“实践感”。孩子们会跟着工作人员学习制作植物标本,用简易设备制作各种植物精油和花露,通过野外高清摄像头实时观察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野外生境。“上周我们带孩子做了植物精油,他回家后还特意把精油送给自己的朋友,说要和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下还有哪些植物可以提炼精油。”市民李女士说,这种“从实验室到生活”的延伸,让孩子养成了观察自然、思考环保的习惯。

如今,2323高原生灵实验室已成为西宁科普教育的“新地标”。“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科普工作,让更多人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价值,从‘知道保护’变成‘主动保护’。”实验室负责人表示。(记者 师晓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