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青海体育中心累计接待锻炼市民27万人次,平均每天有近1100人次。这组数据说明,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西宁人体育锻炼热情日趋高涨。
户外广场活力满格
户外健身场地里,运动活力满格。每逢假期,位于昆仑桥下的麒麟湾健身广场格外热闹。62岁的李师傅是这里的常客,每天雷打不动来打乒乓球,偶尔还会和来锻炼的青少年“切磋球技”,他感慨道:“现在,小朋友打球有模有样,真不错!”反手、扣杀等技巧一点儿不含糊,自己也跟着提高了球技。昆仑桥挡住了烈日,哪怕正午太阳当头,也能舒舒服服锻炼,周围绿植茂密,风吹过来带着草木香,比在室内锻炼还惬意。
专项培训备受青睐
与户外运动相比,室内专业运动空间则吸引了更多青少年群体。青海体育中心总经理刘佳说,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们多元化的兴趣培养,有运动基础的小朋友在体育考试中更有优势。青海体育中心开办了专项的运动培训课程,目前在训人员较去年同期增长20%,其中,中小学生占比超过80%。
据了解,培训分为篮球、游泳、羽毛球等为主的11类体育培训项目。接受采访的张女士说,孩子目前上3年级,送孩子来上篮球培训班是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小眼镜”“小胖墩”,也想培养一项能陪伴孩子终身的兴趣爱好。再说中考体育有篮球运球考核项目,提前打基础进行锻炼不怕不达标。
多运动已成生活常态
前来锻炼的王先生说,他是羽毛球爱好者,曾经有脂肪肝困扰,自从开始运动后自己的身体、心态都更健康了,运动已经成为习惯。
从颇受青睐的户外运动广场,到专业的体育中心场馆,运动早已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已经转变为日常的生活态度。不论是以强身健体为出发点还是以为打好身体素质基础为目标,当“动一动”成为习惯,当“爱运动”融入意识,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主角,这股全民运动的热情还会继续燃烧下去。 记者 寒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