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9月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的指挥棒
——全市“体悟实训·走千家入万户课堂”培训纪实

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

如何更好发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民解忧、回应关切?近日,西宁市组织举办“体悟实训·走千家入万户课堂”,以“集中授课+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的方式,让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的指挥棒,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及时有效化解突出矛盾与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为深化拓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储能蓄势。

问题导学——解疑释惑提升能力

“问题就出在没有从需求破题上用心用力,以往服务都是‘被动灭火’。”让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尕寺巷社区居委会委员樊瑞琴没想到的是,培训时带来的头号难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日常工作遇到的难题就是培训的重点课题。筹划此次培训时,西宁市委组织部就立起了聚焦问题的鲜明导向,先后调研征求了5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和100余名社区干部的意见建议,收集汇总4类15个问题,归纳梳理出6个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疑难困惑,培训班针对问题短板设置了“《西宁市‘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入户走访工作指引》解读、重点领域和特殊群体隐患排查和解决方法”等1个专题课程、2个实践教学项目和1场专题研讨,确保体悟实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大家带着工作参训、盯着问题攻关。

此次培训,采取理论引领与实践传授相结合、课堂实践与课后研讨相衔接、案例解析与答疑释惑相融合的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开展教学活动。很多基层干部对“面对全新的社会结构与治理情况,如何应对群众需求”等问题感到棘手。学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坚持党建引领,从小切口入手”“敲开一扇门、记好一本账”“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大家边讨论边记录,掌握的处置方法越来越多,心里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据市委组织部分管领导介绍,不同于过去“大水漫灌”、我讲你听的习惯做法,“体悟实训课堂”采用“开小口、挖深井”,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启发思考,引导学员共同研究探讨,达到了带着问题来、带上答案回的效果。

“在专题研讨中,大家都讲自己经历的事、讲自己总结的话,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帮我找到了干好社区居委会委员工作的更多办法。”说起这次培训,为城中区礼让街街道解放路社区居委委员王生强增添了不少干好工作的信心。

因需施教——融入工作踩实落点

“不要用力敲门,要面带微笑,清晰说明身份和目的,避免指令性语言,增加亲和力……”

在交流互动环节,城中区南滩街道农建社区党委书记刘志芸围绕农建社区为破解“敲门难”现实壁垒,通过邻里牵线、错峰预约、熟人信任等方式,有效提升独居老人、上班族、流动人口等群体的走访覆盖率,聚焦特殊群体需求,推行“三必访”“上门办+代跑办”“双线走访”等机制,确保独居老人、重残重病家庭、困境儿童等群体“访到位、帮到底”的工作做法,让学员们侧耳聆听、深受触动。

大家纷纷就入户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向刘志芸提问,得到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这次培训太及时了!内容全是‘干货’,解答了很多工作中的困惑,以后我们入户走访、为辖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心里更有底了!”城东区周家泉街道建国路社区副主任吉国瑛在课后感慨道。

走进一个社区、组织一次培训、营造一种氛围、受到一次启迪……半天时间里,学员们走进综治中心、走访困难家庭,一次次亲切的交流,一场场温暖的对话,与同行面对面谈体会、交流做法,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越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今年以来,西宁市在党员教育培训中摒弃“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式施教模式,结合培训对象、课程和实践设立“体悟实训课堂”,突出参训学员主体地位,通过增强互动性、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培训机制等方式,使参训人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创新采用“场景沉浸融合模式”让学员从台下走到台上,在交流互动和亲身体悟中提高教育培训质效。

交流互学——集智攻关找准对策

体悟实训不同于往常的理论讲解,更多的是将问题摆到桌面上,让社区工作人员换位思考,站在群众角度,想办法、找对策。短短半天时间,培训聚焦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先后进行了6次现场答疑、3次辨析讨论、4个案例解析,解答了10余个法规层面的矛盾困惑,提供了5类基层问题的破解方法,探讨了4项社区干部队伍亟须提升的能力要求等问题。

集众智、破难题、汇良策是这次培训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家既谈基层党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分享了“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中的经验体会,通过轮流提问、众人作答,寻找破解之策。

交流互学中,有人提出“如何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问题。城西区贾小社区党委书记王海英结合工作实际,向大家详细介绍社区以“近邻党建”品牌为主线,延伸“近邻+网格”“近邻+志愿”“近邻+文化”工作方法的经验做法,使大家深受启发。

“办理民生实事,涉及社保、医保、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10余项代办事项,部门与单位、干部与群众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好事没有办好,群众意见不小……”在贾小社区楼院党支部“红色代办日”服务及政策宣传体悟教学点,来自城东区的10名社区干部正围绕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统筹能力不高、服务效能低下的问题,从法规政策、权责分工、发挥作用等角度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社区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经过探讨交流,他们总结出“实字当头引领示范、准字为要及时跟进、诚字暖心帮助关爱”的“三字”诀窍,让参训的学员心里对做好社区为民服务工作有了谱。

“这次培训富有活力,同类单位之间、社区书记与社区干部之间,共同探讨难题困惑,每一次的‘头脑风暴’都能使大家有新的收获!”参加培训的很多学员都有共同的感受。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末端,却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此次培训所得带回社区,并把基层一线当成践行培训所得的“练兵场”,扎扎实实开展好“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让社区走千家的脚步更勤了,入万户的方法更多了,访民情的重点掌握了,解民忧的政策更加清楚了。

(记者 李晓娟)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