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近年来,海北州将深化“12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程作为建设海北特色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推荐、申报文化和旅游行业示范典型,截至目前,全州已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33家,省级生态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4个,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84家……通过推动落实“六个强化”,持续丰富“梦幻海北 五彩福地”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记者从海北州获悉,“十四五”以来,海北州累计筹措省州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6480万元,通过项目补助、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重点文旅项目支持力度。在创建品牌方面,通过政策普及、产业引导、奖励扶持、申报评定等方式,成功培育、扶持文旅企业405家,形成了以“33家A级旅游景区、84家星级乡村接待点、34家星级旅游饭店、21家歌舞娱乐场所、12家非遗工坊”等为核心的文旅产业矩阵,涵盖旅游民宿、旅行社、自驾车营地等多元业态,助力旅游业态提档升级。
为了持续拓展文旅市场,今年以来,海北州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建立海北文旅重点招商项目库,储备招商引资项目40项、投资达39.05亿元,为文旅项目对接洽谈、交流合作、招商引资搭建平台。组织文旅企业积极参与“畅游甘新蒙青”四省十二城联盟推介、全国百家旅行社踩线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海北特色文旅资源,持续提升“梦幻海北 五彩福地”品牌知名度。创新举办祁连山·青海湖“五观”系列生态旅游活动、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积极承办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北段、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徒步登山等品牌活动,州县联动推出260元畅游海北景区联票及“九免费四优惠”宠粉大礼包,吸引游客跟着赛事活动去旅行,着力推动活动“流量”变消费“增量”,带动就业增收。“接下来,海北州将继续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主动进位,靠前服务,在涉旅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示范典型培育、发展空间拓展、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海北州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