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衣凯玥)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近年来,我省紧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线,从教师培养、资源配置、待遇保障、表彰激励等多方面发力,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牢记教育初心、潜心教书育人,为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上,我省以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为目标,加大师范院校建设支持力度,优化师范生培养模式,实施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2021年以来招生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1600余名。构建省、市州、县、校四级名师名校长培养支持体系,持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骨干成长、能力提升三大培训计划,年均投入资金0.8亿元,培训教师1.5万人次。深化援青协作,通过专题讲座、开设公开示范课、“送教下乡”等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辐射效应,通过“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整体带动我省基础教育水平提升。
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我省统筹区域、城乡、学段教师资源。围绕紧缺学科,2021年以来累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近9000人,安置国家公费师范生1000余名。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专业技术岗位和绩效工资的统筹管理,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
在保障教师待遇方面,我省多措并举提升教师获得感。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随公务员津贴补贴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为全省1.8万余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月人均增资400元,实现全省覆盖。2025年起,改革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制度,建立综合奖补机制,将更多资金用于提升教师待遇保障,有效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
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我省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将青海省教育杰出人才和教学成果奖分别纳入省级表彰项目、省级工作部门表彰项目,每一轮分别表彰省级教育杰出人才65人、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全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80人。同时,争取省级行业部门的支持,谋划实施医疗健康、生活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合力落实教师“公共服务优先”等尊师惠师系列政策,让教师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