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金柳摇着期待,南山翠色铺着惊喜,高原秋风裹挟着格桑花的芬芳……9月14日,2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将集结西宁,在这座海拔2261米的“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开启全国首个海拔最高省会全程马拉松赛,在42.195公里的征程中,用脚步丈量高原的壮阔风光,用呼吸感受古城的鲜活脉搏。
鲜明底色:奔跑在生态画卷中
当东部城市还在忍受“秋老虎”的炎热,西宁已凭借平均气温17℃的宜人气候,成为马拉松黄金赛季的“避暑胜地”。赛事期间,西宁的体感温度始终维持在人体最佳运动区间,让跑者既能挑战极限,又能保持舒适,让西宁成为名副其实的“跑者天堂”。
西宁的高原地理特质,是这场赛事最独特的“名片”。2261米的海拔赋予赛道独一无二的“天然训练场”属性——适度缺氧环境能有效刺激心肺功能提升,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突破训练瓶颈的理想选择,也让普通跑者能在安全范围内体验高原运动的独特魅力。
赛道设计更是将生态理念与城市美学深度融合,让奔跑成为一场“生态+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从青海体育中心出发,参赛者将穿越湟水河畔的生态走廊,远眺南山与湟水交映的绿色画卷;途经莫家街时,明清风格的古建筑与熙攘的市井烟火交织,仿佛能听见“唐蕃古道”的马蹄回响;而在湟水湿地公园,绿意与花香将一路相伴,诠释西宁“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日常。这种“奔跑在生态画卷中”的体验,正是高原马拉松区别于平原赛事的独特魅力。
作为青藏高原的门户城市,西宁将生态理念贯穿赛事始终。赛事期间,组委会开展“无痕马拉松”行动,赛道沿线设置垃圾回收点,组织志愿者清理赛道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办赛理念……这种生态担当,正是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生动缩影,而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宁,近年来通过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南北山绿化工程使森林覆盖率从7.2%提升至7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为赛事筑牢了“生态文明高地”的鲜明底色。
独特魅力:千年文明与现代体育激情碰撞
当跑者途经莫家街时,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与街头飘来的羊肉香交织,仿佛穿越千年唐蕃古道。西宁的文化底蕴,早已注入赛事灵魂。作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赛事路线特意串联城市风光与人文地标,让跑者在迈开脚步时,既能遇见夏都西宁的鲜活气息,也能触摸到河湟文化的醇厚底蕴。
跑者身上的参赛服,是一张“可穿戴的青海名片”。主色“海盐蓝”取自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与青海湖、昆仑晴空遥相呼应;衣身绣着的青海彩陶旋涡纹、舞蹈纹,把马家窑文化的千年印记穿在身上,每跑一步都似与历史同行。参赛包里的高原奶贝、黑枸杞原浆、青海百花蜜,让“青海味道”随奔跑延续。完赛奖牌更是细节拉满。外环是青海刺绣传统方胜纹,正面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巍峨耸立,青海湖、茶卡盐湖、翡翠湖化作金属上的“琉璃琼浆”,跑者足迹穿梭其间,与山河共呼吸;背面郁金香绽放生机,水波纹勾勒三江源脉络,夜光下还会泛着盈盈蓝光,宛如把青海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双双捧在掌心。
赛事期间,赛道沿线还将设置多个民族文化展示点,集中呈现青海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民俗技艺与特色文化,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在竞技之余,深度领略青海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巅峰之约:解锁西宁的烟火与诗意
“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这场马拉松早已超越竞技范畴,成为西宁展示城市魅力的“金色名片”。而这座城的惊喜,远不止赛道之上——
想驱散赛后疲惫?大新街夜市,聚集着西宁烟火气,刚出锅的手抓羊肉带着草原的鲜香,浇上油泼辣子的酿皮酸辣开胃,甜醅子嚼着有青稞的清甜,还有外脆里软的焜锅馍馍,配上一碗浓稠的牦牛酸奶,足以抚慰所有辛劳。莫家街的土火锅、狗浇尿、现炸油炸糕,每一口都是老西宁的地道滋味。
想触摸西宁的灵魂?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堆绣“三绝”尽显文化厚重;青海省博物馆里,马家窑彩陶、吐蕃金银器诉说着千年历史;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里,水鸟掠过河面,印证“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之美;西宁野生动物园里,还能与“雪山精灵”雪豹来一场远距离邂逅……
目前,西宁已围绕生态、美食、康养、亲子、城市漫游等主题,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为跑友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希望通过这场高原马拉松赛的盛会,让更多朋友认识青海、走进西宁,亲身感受大美青海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也同时为被誉为‘中国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的古城西宁增添‘高原全马首城’新魅力。”省体育局副局长时伟元说。
9月14日清晨,当青海体育中心的鸣枪声响彻云霄,2万名跑者的脚步将踏出西宁的城市心跳。这场全国唯一的高原全马赛事,不仅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更是西宁向世界递出的生态与文化请柬。而西宁,这座群山环抱中的城市,正以开放姿态,等待与全国跑者共赴这场跨越山海的“巅峰之约”。
(记者 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