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自民族团结宣传月启动以来,城西区始终以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宣传引导,不断完善教育培训、理论研究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引导辖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
自9月份以来,城西区围绕民族团结主题,聚力构建了多层次、广维度、立体化的大宣教格局,分类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进”活动1600余场次,依托“报、屏、网、端、微”全媒体矩阵宣传推广800余次,民族团结进步“进家庭”覆盖率达80%以上,“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成为各族群众广泛共识,让各族群众在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中增强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为深化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成果,城西区结合辖区特点,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十项行动”,持续巩固“石榴籽家园”扩面提质工程,首创“石榴籽家园”规范化建设标准,打造功能性服务型“石榴籽家园”69处,“籽”品牌矩阵服务各族群众达5万人次,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持续优化;建成全省首个文旅产业服务中心,积极推广雪豹杯篮球赛、校园足球赛等活动新名片,打造力盟商业巷步行街、五矿·天地巷子、唐道·637休闲文旅步行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延伸。
同时,为了夯实民生保障,该区以民族团结为底色,聚焦打造高品质生活标杆,五年来累计投入45.8亿元,相继兑现了122项民生实事,持续厚植各族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4.4万余套老旧小区蝶变焕新,建成投用城西区市民服务中心、碧山大桥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爱老幸福食堂提供助餐服务230余万人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17人,全区就业稳步推进,幸福西区的标签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