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宁路社区推出的“蝴蝶妈妈”志愿项目,温暖了不少孩子的心。
7月1日,社区工作人员曹老师入户走访时发现,辖区内10岁的小明因父母离异,心理逐渐闭塞,总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愿与任何人交流。
随后的入户走访中,曹老师和小明一起拼乐高,从简单的立体图形到复杂的火车模型,小明逐渐被曹老师高超的技术和耐心折服。两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一天,小明对曹老师说,爸爸走了,我怕妈妈也离开我,以后的生活就只剩我一个人……了解了小明的心思,曹老师一有空就和小明妈妈一起陪小明做手工、做游戏、做作业,用行动证明妈妈会永远守护他。不久,在社区举办的亲子画坊活动中,小明和妈妈一起拼出了带着小花园的家。
8月15日,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辖区内14岁的小王辍学在家。据了解,1月份,小王的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因父亲一直在外地打工,小王由奶奶进行抚养。小王内心敏感自卑逐渐沉迷于网络空间,对上学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大,由最开始的频繁请假到辍学上网。日常相处中,赵老师发现小王喜欢去公园和植物园观鸟、观虫亲近自然。在日记本上,也密密麻麻记录着自然观察的心得,用稚嫩的笔不停地画着身边的花鸟鱼虫。于是引导小王多去认识辽阔的草原、神秘的森林,从书本中感受广阔的自然世界,帮他从网络世界挣脱出来。渐渐地,小王认识到了世界的美好,与奶奶和父亲的沟通交流也多了起来,还主动开始帮奶奶做家务。小王的奶奶流着眼泪高兴地说,这孩子变得开朗大方多了,跟以前不一样了,非常感谢赵老师的帮助。9月1日,小王突破内心的束缚背着书包走进学校,迎接全新的校园生活。
一步步帮着孩子们走出阴霾曹老师、赵老师都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蝴蝶妈妈”。项目负责人诺女士说,命名的含义是希望社区的特殊儿童在专业的队伍和志愿者帮助下逐渐成长、逐渐突破内心和精神的枷锁,实现破茧成蝶,迈向新的生活。记者 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