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9月22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近年来,西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实践,持续深化“品牌调解室”建设,将方寸调解室打造成定分止争、服务为民的暖心室,守护和谐的温馨港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成为夏都西宁社会治理的闪亮名片。
西宁市立足城区矛盾纠纷的复杂态势与群众实际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精准定位、靶向发力,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专业优势的调解品牌矩阵,使调解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目前,全市共打造品牌调解室22个,这些特色鲜明的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城东区“为民家事调解室”,聚焦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家庭事务矛盾,秉持“党建引领”核心思想,以党建为纽带,将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社区网格等多元力量紧密串联,构建起“多方联动”的高效解纷机制。城西区“安宾调解室”“赵艳调解室”“阳光调解室”各展所长,专注攻克民商事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和治安损害赔偿等专业性强、调解难度大的矛盾“硬骨头”。
独木难成林,百花方为春。西宁市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协同联动,积极探索多元调解新模式,推动各方力量深度融合,凝聚起调解工作合力。城北区“客商心语调解室”作为西宁市首家多调联动特色调解室,汇聚公安、法院、市场监管、律师、农商公司以及商户代表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纠纷调解网络,成为多元共治的生动典范。
品牌调解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与优质服务的保障。西宁市从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入手,为调解室注入强劲动能,推动调解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调解室调解员选拔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广泛吸纳各领域优秀人才。同时,高度重视调解员业务能力提升,定期邀请法律专家、资深调解员开展专题授课,帮助调解员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掌握前沿调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