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瑜)近日,青海省博物馆联合西宁市虎台中学,依托青海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举办“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此次活动的开展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旨在创新思政课形式,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革命文物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
作为首批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青海省博物馆此次活动摒弃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引入PBL项目式学习方法。核心任务为让学生化身“小小策展人”,分工设计面向青少年的“和平教育展板”。活动通过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引出“向世界讲述真相,守护记忆”主题,随后学生分组深入展厅,筛选、分析史料,直面历史,在构思展板、设计互动及讲解策展方案中,锻炼多方面能力,将历史理解转化为守护和平的行动。
此次情境式教学示范课,是青海省博物馆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探索馆校深度合作的创新实践。活动将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中“南京大屠杀”知识点具象化,通过PBL项目驱动,实现思政教育多维度转变。与虎台中学的合作,不仅整合资源保障活动开展,更推动馆校合作迈向教育内容共创与资源共享,为构建常态化协同育人机制奠定基础,对博物馆“大思政课”开展具有示范意义。
据悉,该示范课成果将在西宁市其他学校推广,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博物馆后续将持续发掘革命文物价值,深化馆校合作,开发更多“博物馆+思政”课程资源,引导青少年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平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