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理论知识、政策要点与实践经验。课间时分,大家围拢在一起热烈交流,讨论声此起彼伏……这是2025年西宁市驻村第一书记市级重点培训班的生动场景。近日,市委组织部为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量身定制了一场“充电蓄能”之旅。
学理论明方向,强化扎根农村“想干事”的自觉
培训班聚焦锻造一支“懂农村、爱农村、兴农村”的驻村工作队,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为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补钙铸魂”,采取“专家辅导+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涵盖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保护、农民生活改善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引导帮助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领会“驻村帮扶是什么、第一书记干什么、乡村振兴怎么干”,从思想上克服从机关到田间的“水土不服”,着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教方法解困惑,增强用好政策“能干事”的底气
培训班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策,采用“组织发单、书记点单”方式,提前发放培训意愿调查表,收集培训需求,形成“培训自选菜单”,提高培训针对性。针对产业扶持、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关键政策,安排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等职能单位的业务骨干上讲台、教思路、谈对策,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详细解读政策适用范围、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置“书记问”互动答疑环节,第一书记们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针政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建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授课人员以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作解答,切实帮助第一书记打牢“政策通”的底子。湟中区西堡镇西堡村第一书记庞君钦感慨地说,“来之前,带的是问题疑惑;培训时,听的是真招实招;离开时,带走的是信心和办法”。
传经验话发展,提升服务群众“会干事”的本领
培训班注重发挥“老带新”作用,精心设置“新老书记面对面”交流环节,留任第一书记结合自身经历,围绕作用发挥、强村富民、乡村治理等方面交流金点子、好办法,将如何“在群众中移动办公”“做好‘土特产’文章”等经验干货倾囊相授。新任第一书记则畅谈履职愿景,带着对乡村的热爱和发展的期待,描绘着“山泉引出致富路”“红色文化兴村路”等未来工作蓝图。第一书记们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在相互学习中启迪思维,在深度交流中理清思路。大通县长宁镇中咀山村第一书记安生杰表示:“回去后,我将认真总结学到的好经验好办法,向基层干部群众虚心请教,用心用情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筑防线强作风,系好廉洁奉公“真干事”的扣子
结合持续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将廉政教育作为培训的关键一环,组织学员参观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观看真实案例展示、聆听忏悔录等方式,树牢纪律防线、绷紧纪律心弦,扣好廉洁自律的“扣子”。同时,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并重,组织观看《驻村第一书记》等“红色电影”,从思想上增强政治定力和真抓实干的信心,以实干实绩和优良作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