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以机制创新破局,推动监管效能再升级;以化工整治攻坚,推动安全本底再巩固;以安全教育普及,推动全民防护再夯实;以应急保障发力,推动防汛防线再筑牢……
今年以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聚焦安全生产关键领域,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破解安全生产监管难题,西宁开发区创新推行监管实战培育模式,由企业选派安全管理骨干进驻园区监管部门,以“监管者”身份参与跨企业隐患排查与交流。依据企业安全状况划定蓝、黄、橙、红四个等级,实施“一色一策”监管,通过差异化管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保障安全”转变。3家锂电企业签订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强化企业间救援联动,区域应急协同效率显著提升。
以系统性整治为核心,西宁开发区化工区围绕选址规划、项目准入、设施配套等五大维度开展对标升级,推动安全风险等级成功降至较低风险(D级),依托数据互联实现风险“早感知、早预警”,通过入园车辆在线预约、高空瞭望监控等系统,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安防网络,定向开展化工从业人员实操培训,全面筑牢化工领域安全技术防线。
打造“演、讲、练、宣、查”五位一体宣教矩阵,通过送指导、送服务、送培训,为节日安全保驾护航,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融入辖区群众日常生活,持续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能力。构建“四级网格包联”责任体系,实现风险点位全覆盖管控,确保汛期安全平稳。
“西宁开发区将加快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全链条安全体系,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西宁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