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温度守护最美“夕阳红”
人口结构现状:近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 2024年底,我国 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 3.1亿,占总人口的 22%。在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
国家政策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先后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的任务要求。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作出 4个方面共26项举措的系统部署,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彰显了国家在养老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
银联应对举措:从日常支付到金融服务,从产品选择到权益保障,中国银联始终把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放在心上。在这里,您的权益有“看得见”的守护:
“适老化”服务触手可及:云闪付“适老化”关爱版小程序,将字体放大、操作简化、提示强化的设计,让您的每一次操作都贴心顺手。
专家坐席一键直达:95516 热线全天候待命,IVR 智能识别身份后可直达专家坐席,为您提供一对一暖心服务。
安全防护时刻在线:支付限额、异常交易智能预警,从源头拦截欺诈风险,守护您的每一分养老钱。
筑牢“数字名片”安全防线
数字化浪潮下,个人信息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数字名片”,更是不容忽视的“隐形财产”。从日常的手机号、身份证,到线上消费的支付记录、浏览痕迹等,这些信息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如同为这份“数字财产”装上了“防护盾”,让我们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能让每一份“数字名片”被妥善守护。
1.什么是个人信息?
简单来说,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除外)。
常见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处理个人信息时,“知情”和“同意”是底线,这是法律赋予您的权利哦!
2.个人信息处理有哪些环节?
从收集、存储、使用,到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个人信息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
个人信息处理者,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暗箱操作”您的个人信息!
3.什么是敏感个人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中的“核心隐私”,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与守护。
典型的敏感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这类信息的处理必须满足“特定目的”+“充分必要”+“严格保护”三重条件,即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同时,还应向您明确告知处理的必要性和潜在影响。
4.侵犯个人信息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违法处理个人信息将面临:
●轻则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暂停或终止违法应用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最高可罚款100万元;相关责任人也将面临1—10万元不等的个人罚款。
●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最高达5000万元,或按上一年度营业额 5%处罚;企业可能被责令暂停业务、停业整顿,甚至被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营业执照;相关负责人也难逃追责,面临 10—100万元不等罚款,更可能被“行业禁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叮!你的青春“防骗”指南已送达
叮!亲爱的大小朋友们,新学期的钟声已敲响,你是不是对校园里的未知世界充满期待?不过除了课本里的知识要用心掌握,中国银联还特地为你准备了一份超实用的“青春防骗指南”。
这可是你的开学“专属礼物”,带上亲爱的老爸老妈一起“充电”学习吧! 让我们一起避开陷阱,安全开启新学期!
1.情景题:“免费皮肤”的诱惑
当你正沉浸在游戏世界时,一条私信弹窗飘过:“亲爱的玩家,今日扫码进群即可免费领取新款皮肤,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而这款皮肤恰好你种草已久,此时的你应该:
答案:冷静抵住诱惑,私信来的未必是惊喜,更可能是惊吓。
银联小贴士:陌生链接或二维码可能藏有木马病毒,请勿轻易点击。所有“福利”请通过游戏官方 APP、官网或正规合作渠道领取哦!
2.情景题:“代”你解决烦恼
5G 冲浪时,看到一条站内推文,“代写作业仅需30元,点击下方链接,帮你轻松解决学业烦恼”,此时的你会做何选择?
答案:坚持不点击,可能暗藏危机。
银联小贴士:所谓“代写”多是骗局,一旦轻信,可能会落得人财两空、信息泄露的下场,这种“捷径”万万要不得。
3.情景题:“刷单”赚外快
最近有点小困扰,零花钱给的有点少,小小的汉堡买不了……同学说他有个挣钱的路子:“可以刷单赚外快,每天汉堡吃到饱”。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选?
答案:果断拒绝——刷单不仅违法,还可能本金不保。
银联小贴士:刷单违法不可取,本身就是一骗局!小恩小惠引诱你,一旦投入就晚矣。最后汉堡没吃到,本金一路在狂飙,所有努力打水漂。
4.选择题:“中奖礼包”的圈套
手机突然收到短信:“恭喜你中了一份价值500元的开学大礼包!点击下方链接,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即可领取奖励”,此时的你如何应对?
答案:绝不填写,陌生信息多是诈骗。
银联小贴士:凡要求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的“中奖礼包”都是圈套!千万别因贪小便宜泄露个人信息哦!
5.陌生到付快递
莫名收到一个快递,包装上写的是“学习资料”,但需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支付20元“运费”。此时的你应该:
答案:直接拒收,警惕“到付诈骗”。
银联小贴士:莫名出现的到付快递多是骗子的手段!你付的“运费”可能远高于包裹里的学习资料,千万别为了好奇或怕麻烦花冤枉钱哦!
长辈们的养老钱,是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养老底气”,可骗子总是处心积虑的盯着这份“安稳”,设下陷阱,今天就来聊聊那些专盯长辈的骗局!
这六种骗局最常见,长辈一定要警惕!
“公检法来电”别慌神: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公检法”权威的敬畏之心,通过伪造文件、变换号码伪装来电等手段,营造逼真的诈骗场景,以“违法犯罪”等说辞制造恐慌,让老人在慌乱中奉上积蓄。
“高收益理财”别贪心: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理财知识的欠缺以及渴望财富增值的心理,以高额回报为饵,先给点小额利息当“甜头”,待老人加大投入后,就彻底失联。
“亲情急救”别乱转:诈骗分子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亲属号码,利用老年人对晚辈的深厚关爱,编造紧急、严重的虚假事件,使老人在慌乱中无暇思考,轻易转账。
“中奖领钱”别轻信:诈骗分子抓住老年人对意外之财的期待心理,通过邮寄中奖卡或发送中奖短信,设置重重转账陷阱,以“手续费”“保证金”为借口,让老人逐步沦陷。
“万能神药”别乱买: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爱贪小便宜心理,前期用“免费体检”等小恩小惠建立信任,再通过洗脑式营销,肆意夸大产品功效,使老人购买一堆无价值产品。
“补缴养老金”别上当: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名义,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
防骗“三件宝”,长辈要记牢!
不听忽悠:陌生来电说“涉嫌犯罪”一概不听,凡是让“保密”“赶紧办”的,十有八九是骗局;遇到拿不准的事儿,立刻问子女、社区、打 110。
不贪高利: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回报”“意外奖”“免费礼品”都是画大饼,小恩小惠背后藏着大陷阱。
不轻易转账:凡是让“先交钱再办事”的都是套路!
守住“不提前支付”底线,诈骗就无机可乘!
让我们携手,为老年人筑牢反诈防线,不听、不贪、不转账,让长辈们稳稳守住养老钱,平安幸福度晚年。
刷单返利类诈骗
据了解,刷单返利类诈骗仍是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诈骗类型,主要以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色情诱导刷单等复合型诈骗居多。诈骗分子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诱骗受害人做任务,再以“连单”“卡单”等借口诱骗受害人不断转账。尤其在校学生、低收入和无业的小伙伴们,千万要小心!
中国银联在此郑重提醒您:切勿轻信轻松赚大钱的美梦,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中国银联与您一同守护财产安全,共筑反诈防线。
给长辈们的金融“暖心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