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能力,有效解决七一路片区积水内涝和管网老化问题,系统完善周边排水片区建设,增强城市生命线安全韧性,我市将于10月1日启动七一路地下综合管线改造项目。
为何要对这条道路“动土”?
地下管网是“城市血脉”,关系着大家的生活用水和雨(污)水排放。但目前,这些道路的地下管网已“负重运行”多年——我市中心城区5900余公里地下管网始建于20世纪70—80年代,运行超过20年的地下管网占比达到32%。近年来,因管网超期“服役”引发的抢修已超过400起,还伴随道路基底病害风险。
这些问题带来的隐患既是市民的“烦心事”,也是城市安全的“薄弱点”。因此,管网改造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生活品质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必答题”,是民生所需、安全所迫。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管网和道路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成了东关大街、新宁路等一批管网改造项目,共新建改造燃气、供排水等各类管网358公里,明显缓解了城区内涝、汛期排水不畅等问题,切实改善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此次进行更新改造的七一路地下管网,自2005年改造至今已服役近20年,经专业检测发现,现状管网存在变形、漏损等结构性缺陷67处,结垢、沉积等功能性缺陷95处,部分燃气管线防腐层破损、管道老化,且周边22个单位及小区未完成雨污水管网改造,加之区域内住宅、单位数量增长,原有管网输送容量濒临饱和,改造迫在眉睫。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受冬季低温环境影响,管道基础与结构层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必须把握当前有利施工窗口期,抓紧开展作业。我们深知施工会影响日常出行,更新改造项目实施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多轮专业论证,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始终将“减少扰民”放在首位,并根据以往管网改造的经验做法,采用“分段施工+精准保通”模式,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希望把管网施工对广大市民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今天出行不便,是为了明天更方便!
施工期间,可能对沿线单位、小区、商铺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临时交通拥堵、出行绕行等情况,或许会打乱您的日常节奏。但请相信,“短暂打扰”是为了长远的“舒适便利”——我市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将以最好的施工质量、最优的施工组织方案、最佳的施工现场管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施工任务,努力把该项目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西宁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每位西宁人的共同梦想与追求。希望在项目改造期间,沿线的各单位、门店业主、住户以及广大市民朋友,携手同心,共同支持地下管网改造工作,共同创造更加安全、便捷、优质的生活环境。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