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险配置中,年收入的多少比例用于买保险合适?”“遇到保险诈骗,该通过哪些渠道维权?”为提升公众对保险认知的深度与广度,9月18日,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组织了一场以“助力美好生活,保障金融权益”为主题的高质量访谈直播。公司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王壮、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刘莉萍作为嘉宾,与网友在线互动,围绕家庭保险规划、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行业乱象治理、养老保障配置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市民解答保险消费中的“高频疑惑”。
家庭保险配置:基础保障是根本
直播中指出,家庭保险配置应遵循“保障优先、量入为出”原则,建议将年收入的5%至10%用于保险支出。基础配置应覆盖四大险种: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形成风险防护网。并特别强调,家庭保障需随生命周期动态调整,青年家庭侧重高保额低保费产品,中年家庭兼顾教育与养老,老年阶段聚焦健康与护理。
消费者八大权益:知情权是核心
直播重点科普了“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这些权益不是‘纸上条款’,而是咱们在金融消费中‘必须守住的权利’。”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核实机构资质、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警惕高收益陷阱,做到“了解产品、匹配需求、量力而行”。
行业乱象剖析:案例警示敲响警钟
针对“电信诈骗”“代理灰产”“非法集资”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三大典型问题,两位嘉宾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剖析。例如,有诈骗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以“保单激活”“理赔垫付”为由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也有行业“内鬼”倒卖客户信息,诱导退保转投低质产品;更有不法机构以“养老保障计划”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这些案例生动揭示了金融风险的存在形式与危害性。对此,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已建立“大数据风控体系”,通过AI模型实时监测“异地登录申请保单贷款”“短期内集中退保”等异常行为,从技术上防范此类风险。
服务机制创新:透明化与精准触达成关键
中国人寿通过“条款通俗化、流程可视化、收费清晰化”构建阳光服务体系,依托寿险APP实现全流程线上服务,并在全国超580家柜面完成适老化改造。公司还推出“惠民健康宝”“年金险”等养老产品,助力公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