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这一政策落地20多天,西宁电动自行车市场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记者走访销售门店、电动自行车消费者,深入探寻新国标实施后的市场反应。
解读新规:新国标有哪些规定?
新老“国标”有何不同?新国标实施后,已购旧国标车还能上路吗?带着读者的疑惑,记者进行了采访。
对比新老“国标”能够发现,新国标在老国标的基础上增添和修改了多项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塑料零件重量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进一步提高防火阻燃性能;控制器、蓄电池等核心组件具备互认协同功能,进一步防范非法改装行为;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整车重量要求放宽至63公斤(非使用铅酸蓄电池的产品仍需控制在55公斤以内),且部分产品不再强制要求安装脚踏装置,进一步提升产品实用性。还有其他多项新修订要求。本次修订的新国标旨在进一步强化电动自行车安全性、实用性,让消费者骑行更放心、更舒心。
探访市场:新老“国标”开始切换
近日,记者探访西宁市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发现,当前多数在售车型仍是老国标款。城北区朝阳东路电动车专营门店负责人给出解释:因各销售门店还存有旧国标车型的库存,新旧车型销售设有3个月过渡期,新国标车型已在陆续到货。
根据新国标文件显示,为保证符合旧国标车型的充分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国标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国标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新国标车型正在陆续到货。城东区七一路电动车销售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对老国标车型有销售计划,3个月内可以完成过渡,很快店内就会摆满新国标车型。但是因为要将塑料零件更换为金属零件,以及生产工艺上的调整,新国标车型生产成本会有所上升,售价也会比老国标车型高出100元到20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国标文件显示,已购置的老国标车型将不会强制淘汰。对于已购置老国标车型的消费者,只要是依法登记牌照的,仍可以继续驾驶。
市民声音:安全是第一位
面对新国标的实施,消费者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新国标车型速度受限,可能影响出行效率;也有不少人表示期待,认为新国标充分考虑到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更符合实用需求,驾驶体验会更佳。但无论持哪种态度,他们都为新国标中安全性的提升点赞。
“我买电动自行车主要是接送孩子,安全是第一位的。”想要选购电动自行车的李女士说:“新国标对车速要求严,还有更好的防火阻燃性能,让我更放心了。”
除消费者外,不少市民也期待新国标带来改变。“有些没有牌照的电动自行车私自改装,速度太快,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充电时也容易引发火灾,很不安全。希望新国标实施后,这种现象能够彻底杜绝。”市民靳先生说。
针对电动自行车速度慢和私自改装的问题,城东区七一路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如果对车速有要求,可以选购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限制最高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是出于安全考虑,千万不能私自进行改装调速,一定要到各登记服务点做好挂牌登记。”(实习记者 周智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