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1 2025年9月29日
百姓热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亲平台玩套路,消费者进退两难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线下、线上相亲平台的“虚假信息”“付费套路”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陷入“情感消耗”与“经济损失”的双重困境。

缺少界定标准,退费艰难

小王今年30岁,父母与相亲机构签署了4000余元的合同,想通过专业的相亲机构给他介绍个女朋友,见了几个都没成,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见了新介绍的女孩。这次见面让他很满意,女孩性格活泼健谈,小王向相亲机构表示满意。她想与这个女孩继续交往,却遭对方拒绝。为此小王以相亲失败为由向相亲机构提出退还50%费用的要求,但相亲机构却以完成见面安排,相处结果不在自己保证的范围内为由拒绝退款。

从小王的遭遇不难看出,一些相亲机构未明确约定“匹配成功”的界定标准,也未在合同中注明退费细则,仅以“见面次数”作为完成服务的依据。

“优质信息”实为“引流贴”

张贴于力盟商业街区的相亲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月入上万”“公务员”“国企编制”“有房有车”的求交友者资料出现,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为核实情况,记者尝试扫描了资料上的二维码,显示的是婚姻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好友后,对方要求填写完个人资料后再进行下一步沟通。想认识张贴于墙上心仪对象需要进一步与该婚姻介绍机构线下对接并交纳费用。由此看来,街头相亲角展示的“优质信息”实则是婚姻介绍机构的“引流贴”。

缺乏透明的验证标准

为深入了解相亲市场的线上服务情况,记者注册了某佳缘网站,在与客服代表进行电话沟通后了解到,目前该网站上能够看到的免费相亲者的信息已是他们筛选过的,匹配成功率极低。如果想要更高的相亲成功率,选择更优质的群体则需要充会员,按照服务周期的不同价格有1599元/月、3599元/5个月等;等充会员后他们将推介优质的相亲对象,若记者完成充值也将成为他们的优质资源库的一员。如果充值一个月的会员,他们至少会推送90人的资料,会员可以自行挑选……会提高相亲的成功率。

线上的相亲平台的承诺缺乏透明的验证标准,消费者付费后仍可能面临“信息与实际不符”的风险。

理性对待相亲,合同签订要谨慎

面对相亲机构的种种套路,青海立詹律师事务所张律师认为,在签订合同和服务条款时要谨慎,避免“见面即履约”陷阱;核查机构资质,不要被营销话术诱导,保持理性,清楚机构是无法保证婚恋成功的,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重点约定退费条款:明确未达约定服务标准(如推荐人数不足、信息虚假)时的退费比例,单方终止服务的退费规则,避免“概不退款”等霸王条款;留存合同、缴费凭证等证据,便于维权。 记者 寒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