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10月1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节”出游,警惕这些新风险

本报讯(记者 悠然)今年国庆与中秋相遇,旅客出行意愿十分强烈。在大家畅享欢乐假期的同时,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日前,青海消防发布出游安全提示。

警惕“野生”网红景点。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如废弃矿坑、悬崖边、未开发的“野生”网红景点等,往往未经安全评估和开发,缺乏保护设施。要避免前往此类区域,出发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目的地的开放情况和安全条件。

户外“撒野”要有边界。去露营、徒步、溯溪等户外活动要提前研判目的地的地理、气象条件、预警信号,优先选择正规营地露营,不盲目跟风挑战“网红野生路线”,不深入未开发区域。

自驾出游勿轻信导航。在山区或偏远地区自驾时,切勿完全依赖导航软件。出发前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路况,对过于偏僻的路线要保持警惕;新能源车主长途出行前还需仔细规划沿途充电桩位置,以免陷入“充电焦虑”。

规避“特种兵式”旅行。“一天逛遍一座城”的极限玩法,容易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反应能力下降,增加意外受伤、突发疾病的风险。假期出行应合理规划行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休息,安全才能“不掉队”。

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对于高空秋千、浮潜、攀岩、滑翔伞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参与前,务必选择有合法资质的运营商,并仔细了解活动要求和安全须知,同时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追求刺激。

防范景区人流超限。假期出行人员集中,著名景区的检票口、观景台、网红打卡点等地往往十分拥堵。建议提前通过景区官方渠道预约门票,关注实时客流预警,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入园。

入住特色民宿牢记消防安全。入住特色民宿时,要选择正规民宿,查看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熟悉疏散通道位置,不在房间内使用大功率电器或明火。同时,警惕劣质充电宝风险。务必选择正规合格的充电宝,严禁放入托运行李中,拒绝使用已出现鼓包、发烫、损坏的充电宝。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