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国庆假期,我们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市民的早餐桌上少不了新鲜牛奶,我们多一份坚守,大家的‘奶瓶子’就多一份保障。”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为了保障广大市民能喝到新鲜牛奶,小长假期间,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各乳制品企业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19家重点民生保障企业满负荷生产,规上企业正常运营,13个项目加速推进……
在青海天露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身着无菌工装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经过巴氏杀菌、无菌灌装等工序,一袋袋新鲜牛奶顺着流水线缓缓移动,最终封装成市民熟悉的产品。
“我们提前一个月统筹启动节日保供专项计划,从原奶收购的源头质量把控、生产加工的全程标准化品控,到冷链配送的时效与温度双保障,构建了‘环节到人、责任到岗、措施落地’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流程无缝衔接、高效运转,全力守护节日期间的产品供应稳定。”青海天露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丁秀花说。
作为有着70年历史的本土龙头企业,天露乳业依托“智慧牧场”与全链条管控体系,不仅让“小绿袋”在西宁市区市场占有率保持95%以上,更通过电商渠道将公司50多款高原乳制品送往全国。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天露乳业也始终关注员工的需求与发展,丁秀花介绍,公司高度关注节假日期间坚守岗位员工的需求,提前筹备并按时发放节日福利,制定轮休与调休方案,明确加班工资核算标准。同时,员工食堂推出节日特色加餐,丰富餐食种类,让员工在忙碌岗位上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浓厚节日氛围。
驱车来到医药产业园建设现场,秋风中,数百名工人正分布在不同作业面忙碌:钢筋工弯腰绑扎钢筋,混凝土工进行浇筑作业,安全员穿梭巡查安全隐患,塔吊长臂来回运转,将建筑材料精准送达指定位置……工人们坚守岗位,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助推器’,我们必须抢抓工期。”医药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介绍。假期期间项目部组建了攻坚小组,聚焦关键工序倒排工期,同步协调做好建材供应、水电保障等服务。在这片热土上,蓝图正加速落地,37栋中小型厂房、1栋生活服务平台和6栋标准化厂房正拔节生长。该项目作为园区生物经济产业链的重要载体,建成后将吸引中藏药研发、医疗器械、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项目分三期,目前一期38栋建筑全部封顶,3户企业正在装修施工,11月中旬全部建成交付使用;二期项目正进行基础施工,计划2025年底交付3栋。”医药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
筑巢引凤同步疾行,近年来,园区通过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协会招商等多种方式提前对接企业,初步已有19家企业选定厂房,为后续产业集聚奠定坚实基础。
从乳制品车间的创新生产到医药园区的拔地而起,生物园区用假期里的实干身影,蓄积发展动能。当前,园区正以“挑大梁勇争先”为有力杠杆,撬动产业集群升级、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动能集聚等全方位改革,绘就“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新型现代化科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让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体现在产业链条的“韧性”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中、企业车间的“烟火气”间,用实打实的项目突破、技术创新与产值增长,书写园区从“集聚发展”到“提质增效”的进阶答卷。